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8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66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478篇
内科学   73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7篇
综合类   50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35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434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苦参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U GM和白血病CFU L集落培养、NBT/MTT还原试验和DNA的片段化分析法 ,观察了苦参对正常人骨髓、脐带血粒 巨噬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和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 6 0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 :5 ,10 ,15 ,2 0 μg·μl-1苦参均能明显抑制HL 6 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呈浓度 效应关系 ;其中 15 μg·μl-1苦参诱导HL 6 0细胞分化作用明显 ,且 5~ 15 μg·μl-1苦参对正常人造血祖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提示苦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选择性抗白血病效应。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苦参并应用于肿瘤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1例肺癌患者大剂量化疗40例次,采用配对法分成加用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治疗组及不加用的对照组(二组均为20例次)。结果表明,低剂量GM-CSF明显缩短化疗所致白细胞低下的时间:治疗组为14.5±9.49天,对照组为19.4±8.85天(P=0.02),同时提高白细胞下降最低值:治疗组为3.35×109/L±1.37×109/L,对照组为2.9×109/L±1.18×109/L。低剂量GM-CSF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80%)及肌痛、骨痛(10%)。结果提示:低剂量GM-CSF能支持癌症患者的大剂量化疗及连续化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芥子气全身吸收中毒犬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成年家犬为中毒模型 ,共 10条 ,中毒剂量为 12mg kg,皮下注射。随机分为中毒对照组 4条 ,治疗组 6条 ,治疗组动物在中毒后 30min即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中毒前所有犬各测一次血常规的基础值 ,中毒后每日监测血常规的动态变化 ,持续 1周。结果 对照组犬于 3天内死亡 3条 ,治疗组犬全部成活。对照组白细胞计数 (WBC)在中毒后第 3开始剧烈下降 ,红细胞计数 (RBC)在中毒后即有轻度上升 ,之后回落 ;而治疗组WBC、RBC在中毒后 1周内均无显著变化。两组的淋巴细胞计数 (LYM)在中毒后都有显著下降 ,治疗组稍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网织红细胞计数 (RC)于中毒后第 2天开始显著增长 ,之后维持在高水平 1周左右。治疗组的RC变化不明显。结论 犬芥子气中毒后 ,应用rhEPO、rhG CSF能明显改善中毒犬的部分血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64.
朱义用  景炳文  娄永华 《医药导报》2004,23(1):0013-0014
目的:观察大黄治疗大鼠肠源性肺损伤时内毒素变化。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CLP)造成腹腔感染,每日在麻醉下经胃管灌注大黄1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4,48,72,96,120 h处死1组大鼠,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分析血浆、肺组织和BALF的内毒素水平。结果:肺毛细血管通透性、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及血浆、肺组织和BALF的内毒素含量逐渐增加,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治疗组比感染组增加较慢、幅度较小。结论:大黄可阻止肺组织的内毒素含量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下急性白血病(AL)细胞增殖与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初诊和难治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化疗前留取骨髓5 m l,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悬液,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5,10,15,20,25 ng/m l),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DNA倍体的量。同时选用G-CSFR、CD34的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CSFR、CD34在AL和正常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MNC培养24 h后各浓度的DNA倍体量在AML随着G-CSF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ALL和正常对照无明显变化。G-CSFR、CD34的表达率:AML:(68.59±13.99)%,(45.15±4.22)%;ALL:(1.90±0.93)%,(46.75±3.15)%;正常对照:(70.5±10.8)%,(3.15±0.22)%。AML的G-CSFR表达率与A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的G-CSFR表达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可促进AML细胞增殖,不促进ALL细胞和正常粒细胞增殖;G-CSFR主要表达于成熟及恶性粒细胞,不表达于淋巴细胞。此结果在临床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检测腹水G-CSF、PCT对肝硬化腹膜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G-CSF,免疫发光法测定PCT。结果32例SBP怠者血清和腹水G-CSF、PCT水平明显高于24例漏出性腹水患者(P〈0.01)。SBP患者腹水中的G-CSF、PCT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随着感染的控制,腹水中G-CSF、PCT水平连渐下降(P〈0.05)。结论腹水G-CSF和PCT的检测有助于对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规律,分析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1例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中、小面积3组,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分别统计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重型脑梗死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显著增高(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病情轻重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8.
GM-CSF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GM-CSF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cDNA3.1-GM-CSF扩增出GM-CSF基因片段,通过穿梭质粒pShuttle,将带有CMV启动子的目的片段克隆入Adeno-X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经包装扩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Adeno-X-GM-CSF,PCR鉴定,ELISA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含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X-GM-CSF构建成功,经PCR鉴定和DNA测序等证实了其正确性,重组腺病毒上清液中GM-CSF表达量达26ng/mL。结论:含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69.
泽泻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泽泻种子萌发的特性及发芽条件。方法将泽泻种子置于不同温度下浸种,不同温度、光照条件及不同发芽床上发芽,观察其萌发所需的时间、发芽率或成活率。结果在25℃~30℃温水中浸种24 h,温度30℃,培养皿内置双层纱布的条件适宜泽泻种子萌发,光照条件对泽泻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结论泽泻种子具有高温、高湿和非光敏特性,创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控制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动态研究(CFU-GM)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隔日计HCMV AD169体外持续感染后1~19天内黄芪注射液对CFU-GM细胞簇、集落、大集落及细胞总数变化规律.结果:培养后各组CFU-GM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7天达峰后减少.病毒组CFU-GM增殖均较空白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组、更昔洛韦组和空白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病毒组(P<0.01);更昔洛韦组和黄芪组CFU-GM增殖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CMV感染CFU-GM的增殖.黄芪注射液;粒--单系祖细胞;人巨细胞病毒;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