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2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476篇
口腔科学   131篇
临床医学   747篇
内科学   483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科学   387篇
综合类   1036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38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穴注法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液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对大鼠不同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时胃粘液屏障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复制出不同程度的大鼠CAG模型。在成功造模的基础上,以黄芪注射液与当归注射液乘发混合穴注足三里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对CAG病变情况及胃粘膜氨基乙糖与磷脂值的影响。结果 胃粘膜损伤指数、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或两者合见者随着造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穴注组可明显改善胃粘膜损伤指数及治疗相关病变(P均<0.01);随着造模浓度的增加,胃粘膜氨基乙糖及磷脂值显著下降,而穴注组可明显提高这两项指标((P匀<0.01);胃粘膜损伤指数与氨基乙糖及磷脂值呈负相关(P均<0.010。结论 随着CAG程度的加重,胃粘膜氨基乙糖及磷脂值明显下降,胃粘液屏障功能受损。穴注法可明显提高胃粘膜氨基乙糖及磷脂值,通过加固胃粘液屏障,以防止CAG。  相似文献   
62.
耳穴特异性与生物分子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耳穴特异性与机体生物分子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 18例SLE患者和 17位健康者的同体双盲试验及统计和相关分析 ,并结合抗体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结果 证实耳穴电特性具有反应SLE病理变化的特异性 ;7项抗体指标 (含DNA、补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与耳穴电特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耳穴特异性与机体生物分子活性存在密切的联系 ;耳穴反应病变的特异性可能源于机体内生物分子的活性 ,其中包括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及其调控。  相似文献   
63.
人脑星形细胞瘤PTEN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基因突变在人星形细胞瘤发生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结合银染技术检测星形细胞瘤PTEN基因第5外显子区域的突变情况。结果 10例正常脑组织和10例良性脑膜瘤均无点突变发生,62例星形细胞瘤中7例(11.29%)有点突变发生,并且点突变发生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其中高恶性度星形细胞瘤(Ⅲ-Ⅳ级)突变率(18.91%)明显高于低恶性度(Ⅰ-Ⅱ级)星形细胞瘤(P<0.05)。结论 PTEN基因突变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关系密切,属于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的后期事件。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HBV T1862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HBV前C/C基因EB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诱导前C/C基因T1862变异,经PCR-RFLP初筛并经测序终鉴定出阳性克隆后,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将突变前后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 以ELISA 检测HBeAg的表达量。结果未突变的重组质粒可稳定表达HBeAg,突变后的重组质粒未能检测到HBeAg表达。结论 HBV前C/C基因1862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体外研究该点突变引起HBV的一系列生物学改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基于《黄帝内经》心身疾病病因的整体选穴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AI)关节痛局部配穴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对乳腺癌康复期AI关节痛患者生命质量及局部关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筛选使用唑来膦酸的乳腺癌AI患者23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针灸意愿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6),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常规镇痛,观察组在唑来膦酸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及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时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B)生命质量评分以及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SF)关节痛评分,同时评估针灸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以及8周时观察组FACT-B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4周时观察组BPI-SF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配穴调和心身与局部选穴缓急止痛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对乳腺癌康复期AI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局部关节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6.
67.
毫米波照射肾俞穴对家兔肾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8.
手掌部浅血管神经层与屈肌支持带关系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腕管松解术及掌中间隙引流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8例(男12、女6)36侧成人固定上肢标本上对手掌部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尺神经在胱掌部分支点和掌浅弓最高点与屈肌支撑带下缘的距离以及足动脉终末支与正中神经间距观察。结果:正中神经掌部分支点距屈肌支持下缘9±3mm。尺神经掌部分支点距屈肌支持带下缘5±2mm。正中神经于与尺动脉终末间距为10±2mm。结论:在手掌部裳托肌腱与第三指蹼尺侧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高熔铸件浇铸不全的可能原因。方法:通过对临床85件可摘铸件缺损的初浅分析,总结出浇铸不全的可能原因。结果:高熔铸件浇铸不全的原因有以下7个方面:①铸金量不足;②熔金温度过低;③离心力不够;④铸道布局不当;⑤铸件过薄;⑥高温包埋料透气性差;⑦铸圈温度下降。结论:通过查找原因,总结出预防的方法,对提高高熔铸件修复体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Rationale: When access time to a continuous schedule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is restricted, animals tend to limit intake to a certain level over time and across dose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an endogenous constraint or set point that determines the individual’s preferred level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bjectives: To assess whether the transition to increased levels of drug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a change in set point. Methods: Two groups of rats were trained on a 1-h continuous schedule of cocaine self-administration (250 μg/injection), after which access to cocaine was increased to 6 h in one group (Long Access or LgA rats) or kept to 1 h in the other group (Short Access or ShA rats). After 22 sessions on this regimen, different doses of cocaine were tested (31.25, 62.5, 125, and 250 μg/injection). For each dose, the post-response time-out period was reduced to 4 s to reduce any temporal limitations on self-injections and subjects were tested several times. Results: In LgA rats, the first hour intake escalated over time and eventually reached a level 200% greater than that of ShA rats. Though all rats maint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intake across doses, LgA rats took nearly two times as much cocaine than ShA rats. When access to cocaine for LgA rats was reduced to 1 h, intake returned very slowly toward pre-escalation levels but was still elevated even after 2 months of reduced availability. Conclusion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transition to escalated levels of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a long-lasting change in cocaine set point. Received: 12 February 1999 / Final version: 21 May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