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系统评价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纳洛酮联用NIPPV对比单用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篇RCTs,1 7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用NIPPV,纳洛酮联用NIPPV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2,95%CI (1.16~1.28),P<0.01]、降低住院死亡率[RR=0.37,95%CI(0.16~0.86),P=0.02]和再次插管率[RR=0.24,95%CI(0.12~0.48),P<0.01];显著增加氧分压[MD=9.75,95%CI(8.27~11.27,P<0.01)和血氧饱和度[MD=5.32,95%CI(3.14~7.50),P<0.01],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MD=-6.99,95%CI(-7.68~-6.29),P<0.01];降低住院时间[MD=-3.62,95%CI(-4.07~-3.06,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洛酮联用NIPPV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和再次插管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3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高流量吸氧及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纠正缺氧时,经面罩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治疗后0.5h、1h、2h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中32例(88.89%)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有所下降(P〈0.05),避免了进一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带来的损伤和经济负担;4例(11.11%)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效,改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3.
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首次应用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因素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首次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的影响.方法 对62例老年呼吸衰竭NIPPV首次应用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50例(81%)应用后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其中32例(52%)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12例(19%)因恐惧或不能耐受而放弃NIPPV.结论 NIPPV首次应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对应用指征的把握不准确,患者病情过重或干预时机过晚;其次是面罩选择不合适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104.
陈新  陈瑞  许睿  刘杰  于化鹏 《当代医学》2011,17(31):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 40例早期ALI患者,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和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在入选时和入选后2、12、24、48、72h连续记录并计算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参数。结果 NIPPV组与氧疗组比较,氧合指数(OI)明显升高(P〈0.05~0.001),呼吸频率(RR)和浅快呼吸指数(f/VT)明显降低(P〈0.05~0.001),分钟通气量(VE)显著降低(P〈0.05),平均吸气流速(VT/Ti)和气道阻力(Raw)显著降低(P〈0.05~0.001),生理死腔与潮气量之比(VD/VT)显著降低(P〈0.01~0.001)。两组间潮气量(VT)、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Ti/Ttot)、动态顺应性(Cdy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LI早期应用NIPPV可显著改善ALI患者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方式,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降低了患者的通气需求和中枢驱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比研究醒脑静与尼可刹米分别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轻中型患者分为醒脑静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治疗组)与尼可刹米联合NIPPV治疗组(对照组);2组均在NIPPV基础上予平喘、祛痰、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对照组加用尼可刹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格拉斯哥评分、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的结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观察证明醒脑静联合NI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较尼可刹米联合NI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6.
王学中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854-185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ml/min),试验组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4 h和5 d后分别记录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BE,)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PH,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BE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7.
李胜利 《当代医学》2013,(15):12-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导管吸氧、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主要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为13.33%、(12.3±3.5)d,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及(21.4±5.6)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降低了插管率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应用,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纳洛酮静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4%vs 8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别;治疗后72 h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及PaO2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09.
王伋  袁伟  李悟  马诚  刘旺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5-194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IPPV)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O2明显改善。其中5例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行有创正压通气(11.1%),6例死产(133%);治疗有效率75.6(34/45)%,结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NIPPV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ALI,ARDS的双重作用.必须警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0.
唐洁  沈策 《北京医学》2007,29(11):671-67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调查其医疗费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为2001~2002年收治的以药物治疗为主者.治疗组(62例)为2003年至2005年收治的以无创正压通气加药物治疗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啰音和动脉血气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药物、无创呼吸机通气、普通病房、ICU病房、护理和总住院费用.结果 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啰音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接受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jPAP)治疗结束时(低流量吸氧、自主呼吸4h以上)患者动脉血气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3d)较对照组(21d)短.治疗组的ICU病房费用、护理费用、药物治疗费用及住院总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分别为(600±200)元,(117±27)元,(3546.2±359.4)元,(8079.42±1153.27)元,对照组分别为(1600±400)元,(207±36)元,(4673.5±396.4)元,(8925.12±1063.42)元,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是肯定的.同时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平均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