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8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716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843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1417篇
内科学   1438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70篇
综合类   2938篇
预防医学   849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1734篇
  16篇
中国医学   574篇
肿瘤学   189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肝癌细胞微细胞介导染色体转移方法学的建立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微细胞介导染色体转移方法,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建立技术平台。方法人单染色体供体细胞通过微核化、出核、融合步骤将随机标记有耐药neo基因的正常人8号染色体导入到大鼠肝癌高转移细胞系C5F中,对微细胞杂交克隆进行药物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并填序列标签位点-PCR和全染色体涂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验证人染色体转移的结果。结果获得具有G418和HAT双重抗性的微细胞杂交细胞,通过单细胞分离克隆方法获得15个具有双重抗性的微细胞杂交克隆,序列标签位点-PCR结果发现导入染色体的随机片段丢失,全染色体涂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发现导入的人8号染色体与大鼠染色体发生了稳定的重组。结论成功建立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技术,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出现HBeAg转阴是病毒复制减弱和病情好转的标志,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全面.因为,随着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位点极易发生变异,其中HBV前C区1896位点(G1896A)变异后形成终止密码是HBeAg阴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机理,我们对非母婴垂直传播(水平感染)感染HBV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7例的血清联检肝功能酶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脂酶(CHE),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Ⅳ前胶原(Ⅳ.C),以及G1896A位点变异.分组比较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机理。 方法: 分离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终末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人血清白蛋白(HSA)与HUVECs在体外共同培养,并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 结果: 正常人HUVEC表达ICAM-1和VCAM-1。AGE-HSA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ICAM-1、VCAM-1的表达(P<0.05),而HSA对HUVECs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无影响。 结论: AGE能上调HUVECs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促进AS时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相似文献   
10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HLA-B27阴性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脊椎及其附属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多器官和致畸.HLA-B27是HLA-B位点上的一个重要的等位基因,早在20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1~3],而且这种相关是迄今已知的HLA与疾病的关联中是最强和最典型的,可达90%以上.由于二者的强相关性,HLA-B27的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AS的重要辅助手段,很多医院也已开展此项目的检查.我院已开展此项目近6年,现将6年来到我院检查且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HIV-1膜蛋白(Env)特定糖基化位点改造对Env免疫原性及功能性假病毒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形诱变,DpnⅠ筛选的方法对Env进行定点突变,单周期感染试验检测功能性假病毒形成能力,免疫小鼠,利用假病毒中和试验与ELISPOT分别检测突变对中和抗体和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影响.结果 N197Q突变体使Env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提高而诱导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能力降低,并使Env不能形成功能性假病毒;G2突变体(N624Q,N637Q)诱导的中和抗体能更好地中和假病毒74-2,仉中和假病毒Wt的能力下降,对Env诱导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能力和功能性假病毒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 特定糖基化位点的改造影响假病毒的形成及Env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和氧化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 110 mg·kg-1·d-1,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肾皮质果糖胺(FMN)、血清和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分别测定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对照组(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肾皮质FMN和AGE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SF治疗组(SF组)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和肾皮质AGEs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N组,MDA含量显著高于N组,SF治疗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SOD、CAT活性显著高于DM组,MDA含量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异常显著,SF组的肾脏病理学改变轻于DM组大鼠。结论: SF通过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减轻氧化应激,抑制AGEs在肾脏的沉积对DM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浙江畲族人群中DYS2 87和DYS44 0位点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YS2 87和DYS44 0 ,PCR产物用 2 %的琼脂糖电泳分析 10 0名畲族个体的基因型。结果  10 0名个体DYS2 87位点全部是YAP-;没有发现YAP ;10名为DYS44 0 3 ,占总人群数的 10 % ,其余 90名是DYS44 0 4。结论 浙江畲族人群DYS2 87和DYS44 0多态性与属于汉藏语系的其它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这两个基因位点对研究人类的进化是一种稳定的、重要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8.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是细胞表面Ig超家族中的多配体受体成员,可通过与配体结合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导致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增殖或凋亡,是极具吸引力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点。文章综述了RAGE的结构、配体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重点介绍RAGE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制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疫苗.方法 用蛋白转化法将B7-1锚定在肿瘤细胞膜上,免疫C57BL-6小鼠后,一组小鼠取脾细胞进行T细胞扩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功能检测,另一组小鼠进行肿瘤细胞接种试验.结果 用GPI-B7-1修饰的肿瘤细胞膜免疫小鼠后诱发了肿瘤特异性T细胞扩增和CTL.且该疫苗有一定的保护小鼠免受肿瘤细胞侵袭的作用.结论 GPI蛋白转化法为人类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修饰肿瘤细胞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状况及由CTLA-4基因启动区多态性导致的不同遗传易感性机制。方法 ELISA法测定MG患者血清中sCTLA-4的水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用于检测启动区-1772、-1661位点的多态性;转录因子NF-1和c/EBPβ结合位点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得以验证。结果 MG患者血清sCTLA-4的表达水平与等位基因的突变相关,携带T→C^1772突变基因的患者可表达高水平的sCTLA-4。TC^1772基因型的频率在MG患者尤其是胸腺瘤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1661等位基因和GG^-1661基因型的频率在MG患者则显著降低。当-1772位点的等位基因是T而非C时,存在转录因子NF-1结合位点;同样,当-1661位点的等位基因是G而非A时,存在转录因子c/EBPβ结合位点,刀豆蛋白A(Con A)、植物血凝素(PHA)能促进NF-1和c/EBPβ的这种位点特异性转录活性。结论 MG患者CTLA-4表达异常,启动区C/T^1772和A/G^-1661多态性可导致无效转录,T→C^1772的突变能影响基因的剪接,干扰蛋白的表达和功能,阻止了负性调节信号的传递而致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