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1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456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1339篇
内科学   827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401篇
外科学   443篇
综合类   1617篇
预防医学   2674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083篇
  4篇
中国医学   703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bstract Pericardial tamponade remains a diagnostic challenge to the clinician especially when the patient is well compensated hemodynamically. We report an unusual case who sought medical help 1 month after having been stabbed in his chest. An investigation revealed a perforation of the myocardium and a pericardial tamponade. The patient survived thanks to a large organized clot that plugged the perforation. The patient was exposed to increased risk due to delayed onset, recognition, and therapy of the tamponade. Most reports on this subject deal with acute pericardial tamponade. Only few cases of delayed pericardial tamponade have been reported.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2.
武汉西马街社区成人健康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当地成人健康相关危险因素构成,尝试低费用下开展此类监测的方法。方法 依托教育系统对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地区成人进行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人群吸烟率32.4%,男性吸烟率60.6%,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女性吸烟率5.9%;92.5%的人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成为烟民;人群饮洒率为26.5%,其中男性饮洒率51%,23.5%的饮酒者存在违意饮酒情节;33.3%的成人有体育锻炼习惯,其比例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19%的人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达不到1天1小时;35.6%的人存在体重过重问题,分解19.2%为超重,14.7%为肥胖,1.7%为Ⅱ度肥胖。人群自述(非现场测量)高血压患病率为11.1%,自述糖尿病患病率为2.8%,但自觉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而从未检测血糖的比例达16%。结论 落实社区人群基础医学检查任务迫切,依托教育系统进行的成人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方法足当前经济适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3.
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根据高等教育评价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在教学评价这一层次上运用微观多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23门医学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科研新方法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学生、教师和课程等方面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同时对学校研究生过程培养的追踪提供一个参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4.
广东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以有关广东省居民的长期失能与残障情况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推算各年龄组的伤残期望寿命及健康期望寿命,进而评价其居民健康质量。【方法】利用1998年广东省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采用Sullivan’s法推算广东省居民的健康期望寿命。【结果】1998年广东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城乡合计0岁组为70.48岁,60~65岁组为15.62岁;城市0岁组为70.80岁,60~65岁组为16.44岁;农村0岁组为70.01岁,60~65岁组为16.09岁。【结论】1998年广东省城乡居民0岁组健康期望寿命与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报告关于中国的统计数字相比较,伤残期望寿命低于全国水平2.66岁,健康期望寿命高于全国水平8.18岁。  相似文献   
35.
吴计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33-4434
<正>病理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病理制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保证病理医师的诊断准确,结合20余年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做好病理组织切片的体会。  相似文献   
36.
QT离散度对急危重病人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QT离散度对急危重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死亡组 4 7例、疾病组 4 0例和正常组 4 3例。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人工测量各导联R -R间期和QT间期 ,计算R -R、QTc、QTd和QTcd。结果 死亡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 0 5 6 2± 0 2 2 0ms、0 35 6± 0 0 6 9ms、0 0 5 6± 0 0 33ms和 0 0 79± 0 0 4 6ms ;疾病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0 80± 0 134ms、0 4 16± 0 0 3ms、0 0 34± 0 0 14ms和 0 0 39± 0 0 16ms;正常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 0 82 5± 0 0 88ms、0 4 0 2± 0 0 3ms、0 0 2 7± 0 0 15ms和 0 0 31± 0 0 15ms。比较死亡组、疾病组和正常组发现 ,死亡组和疾病组的R -R、QTc、QTd和QTcd存在显著差异 (P分别 <0 0 0 1、<0 0 0 2 5、<0 0 0 1和 <0 0 0 1)。死亡组和正常组的R -R、QTc、QTd和QTcd存在显著差异 (P分别 <0 0 0 1、<0 0 0 2 5、<0 0 0 1和 <0 0 0 1)。结论 QTd对急危重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但其它临床应用价值存在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7.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8.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国内教学医院评审的文献,总结了在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大部分省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及医学院校近10年来开展大规模的教学医院评审的实践,包括评审的实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两种清除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表面活性剂清除法 (SUR法 )和过氧化氢酶清除法 (CAT法 )两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均相测定法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上述两种方法与聚乙烯硫酸沉淀法 (PVS法 )进行比较 ,分析各自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干扰因素。结果两种清除法与PVS法 (X)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SUR法 (Y1) :Y1=0 .9311X +0 .10 2 2 ,r =0 .980 1;CAT法 (Y2 ) :Y2 =0 .94 0 1X +0 .0 991,r=0 .9832。高、中、低三种LDL C浓度混合血清所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总CV值SUR法 3.4 5 - 3.89% ,CAT法 3.5 1- 3.99% ,均达到临床满意的程度。两法线性范围均较宽 (线性均至 8.2 2mmol/L) ,最低检测浓度均为 0 .12mmol/L ,平均回收率SUR法为 98.0 % ,CAT法为 97.6 %。TG <14 .2mmol/L ,Hb <5g/L ,HDL C <3.88mmol/L ,胆红素 <4 5 0 μmol/L对两法基本无影响。 结论两种LDL C清除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适宜自动分析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程度 ,探索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投影胶片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在教育前后进行两次调查 ,对比研究教育前后调查结果。结果 :在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 ,教育后 ,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有很大程度提高。结论 :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提高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