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7篇
  免费   2338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耳鼻咽喉   582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641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604篇
内科学   1147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717篇
外科学   3570篇
综合类   1100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52篇
  2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219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629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906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膀胱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英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 2 (COX - 2 )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4例膀胱癌、2 9例癌旁组织和 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的COX - 2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OX - 2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即膀胱癌组织 >癌旁组织 >正常膀胱粘膜。COX - 2表达随膀胱癌病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P <0 .0 1) ,且癌组织中COX - 2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COX - 2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 ,提示它可能在胱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抑制COX - 2活性可能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2.
膀胱肿瘤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基和c-myc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和c-myc间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27例膀胱肿瘤组织、16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膀胱粘膜同时测定hTERT和c-myc表达,分析两指标在3种组织的表达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TCC组织hTERT和c-my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27/27)和66.7%(18/27);癌旁组织两指标的阳性率均为 37.5%,而正常膀胱粘膜分别为 0和 25.0%;hTERT和c-myc两指标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 hTERT较c-myc作为TCC的诊断指标更灵敏和特异;两指标在TCC中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庆  袭正军 《上海医学》1997,20(6):328-330
  相似文献   
44.
国产4环/7层PET仪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996年研制成功的4环/7层PET仪(轴向视野8cm)进行试用。先进行模型试验和动物实验,然后对1例正常志愿者和7例患者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静脉注射18FFDG370MBq后约15小时显像,成人全身显像行11个床位采集,约15小时,心脑局部显像行2~3个床位采集,约半小时。直径1~3cm的阴模和阳模皆可显示。8例全身冠状和矢状断层影像清晰,正常志愿者(正常进食)可见脑和心肌显影,膀胱内放射性较多。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6处病变浓聚18FFDG。2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和化疗后无复发征,显像阴性。2例良性病变处未见18FFDG浓集。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18FFDG心肌断层显像与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匹配良好。正常心肌显影与否受葡萄糖负荷的影响。8例脑皮质横断影像良好,基底节和丘脑影像有时尚欠清晰。初试结果表明,该PET仪相当于至今尚在国外广泛使用的80年代中期4环/7层PET仪水平,但具有90年代PET仪全身整体冠状和矢状断层显像的功能,可用于全身肿瘤显像、心肌活性判断和功能性癫痫灶术前定位,但仪器操作性能和软件功能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5.
In the presence of ascites ultrasound is not appropriat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gallbladder perforation and 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However, the correct and early diagnosis of gallbladder perfor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 report 4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scites. All patients had evidence of gallbladder perforation by ultrasound and underwent cholecystectomy: 2 patients had gallbladder perforation, but 2 had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without perforation. markedly elevated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was the only discriminating finding indicating gallbladder perforation.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以红霉素逆转人胃癌SGC7901/ADM亚株所呈现的多药耐药性。方法:应用递增阿霉素剂量的方法,诱导建立人胃癌细胞耐药亚株。试以红霉素逆转该耐药亚株对阿霉素等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以MTT法测定各药之.细胞毒作用,用LSAB法检测亲本(SGC7901)与耐药细胞亚株(SGC7901/ADM)之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建立之人胃癌细胞耐药亚株SGC7901/ADM,对阿霉素的相对耐受度较亲本细胞SGC7901提高了9.l倍;前者同时对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呈交叉耐药性,而对丝裂霉素和顺铂则不显示交叉耐药性。红霉素浓度为273、545、1090μmol/L时.均可提高阿霉素、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对SGC7901/ADM耐药细胞亚株的细胞毒作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约86%的耐药亚株表达P-糖蛋白,而亲本细胞则均为阴性。结论:非毒性剂量的红霉素可以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为临床上胃癌常规化疗方案中加用红霉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以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为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对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手术前确诊的Ⅲ期原发性乳腺癌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化疗1~4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保乳手术率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75.4%(104/138);其中完全病理缓解1例,临床完全缓解1例(0.7%),部分缓解102例(73.9%),无变化32例(23.2%),进展2例(1.4%)。实施保乳手术7例(5.1%)。施行化疗3+4周期的疗效和保乳手术率均明显高于1+2周期者(均P〈0.05)。该方案的脱发反应轻,Ⅰ度脱发28例(20.3%);心脏毒性较小,室性期外收缩发生率1.4%(2/138),无充血性心衰病例。但骨髓抑制较明显,总发生率55.8%(77/138),其中Ⅱ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7.5%(38/138),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1.0%(29/138),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2%(10/138)。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心脏毒性小,近期疗效较满意;但骨髓抑制发生率高,治疗期间应予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8.
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增强减影MRI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估增强减影在骨骼肌肉恶性肿瘤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 0例骨骼肌肉恶性肿瘤病人进行MR增强扫描 ,MR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0 1mmol/kg) ,用T1W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通过对比度 /噪声比值 (C/Ns值 )以及肿瘤影像征象清晰程度的比较 ,对MR减影与否进行评估。结果 MR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增强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所有病例都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5 0例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图像MR减影的C/Ns值比传统T1W增强图像的C/Ns值高。MR减影图像的C/Ns值为 10 9 74± 5 10 ( x±s) ,传统T1W增强图像的C/Ns值为 2 3 6 1± 3 16 (t=10 1 5 1,P <0 0 5 )。减影前后肿瘤影像征象的比较结果显示 :不规则边缘 (χ2 =7 86 ,P <0 0 5 )、肿瘤分叶 (χ2 =7 16 ,P <0 0 5 )和环形强化 (χ2 =7 4 4 ,P <0 0 5 ) ,对肿瘤影像征象清晰度差异的检出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MR对比增强减影比传统T1WI增强更能有效地显示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对比增强减影为检出和评估骨骼肌肉恶性肿瘤方面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49.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45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Specimens from all 45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were subjects to ultrasonographic study by the water immersion method for comparison with histology. In 32 of these 45 cases in vivo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prospectively. 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epth of cancerous invasion were almost 80% i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In vivo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agreed well with those from the specimen studies. Ultrasonography was considered to be useful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malignancies.  相似文献   
50.
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CCK-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对照组、高胆固醇组、自然恢复组及治疗组豚鼠门静脉血CCK水平、胆囊CCK-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亲和力(Kd),同时观察空腹胆囊体积(FV)、胆囊胆汁量(FB)和餐后胆囊体积(RV)、胆囊胆汁量(RB)及胆囊收缩率(E%)、胆汁胆固醇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豚鼠FV、FB增大(P<0.05),RV、RB也增大,胆囊收缩率下降(P<0.01),胆汁胆固醇浓度升高(P<0.05),门静脉血CCK水平及CCK-R的Kd无改变,而CCK-R的Bmax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正常。结论 胆汁中的高胆固醇通过下调胆囊CCK-R表达而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障碍,降低胆汁高胆固醇浓度可以促进胆囊动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