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不同手术路径对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路径的改进方法。方法对5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侧脑室枕角穿刺、耳后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CT检查,发现实验组脑室明显缩小者占86.4%,脑室内导管位置满意者占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发现,实验组导管阻塞1例(4.5%),对照组导管阻塞9例(2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手术方法可能优于传统分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四组产后均接受常规护理,除对D组未实施干预外,其余三组均于产后6h和每日8:00~10:00接受干预,其中A组行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B组行中药足浴,C组行温水足浴加足底按摩。结果四组产后第3天恶露量、宫底高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其中A组产妇恢复最快。干预后A、B、C组抑郁、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A组产妇心理状态最佳。结论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将精神科病案首页6次修改情况,按登录项目归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94年第6次修改后的病案首页具有信息量大、项目设计科学、格式排列合理、有利于临床科研和医疗质量管理等特点。由此可见,病案首页的作用已不再是原先单一的索引功能,而对医疗质量、医院管理、临床科研等方面有直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病案首页登录项目的合理、完整,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麻风麻木足残疾者足保护的方法。方法 295例足底麻木麻风残疾者使用市场购买的符合垫软、底硬、帮高等要求的防护鞋,同时进行足自我护理。随访3年。结果患者均能坚持使用防护鞋,仅1例发生新溃疡,无溃疡复发;足皲裂、溃疡人数分别下降了96.15%和32.81%,骨缺失未增加。结论 防护鞋能有效预防麻风麻木足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教给患者购买防护鞋和自我护理相关知识,是控制足溃疡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徒步行走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徒步行走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1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增加徒步行走训练与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第20周、第24周随访时填写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OL)调查表及MLHF调查表.[结果]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步行走训练能提高CFH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基于膝关节支撑的人体坐立转换轨迹及运动学规律,为设计具有膝关节支撑的转移辅具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4月至6月,招募20例健康志愿者,按照身高和性别分为三组,在膝关节支撑的前提下分别进行足间距离为20 cm和30 cm的坐立转换试验。每个试验重复两次,间隔1 min。采用高清相机记录试验过程中每个受试者肩部(腋窝处)和膝关节处的运动轨迹,分析不同身高和体质量受试者的运动学规律。结果 身高172 cm以下的受试者,足间距离为20 cm时身体前倾距离小于30 cm时;身高173 cm以上的受试者,足间距离为30 cm时身体前倾距离小于20 cm时。体质量指数(BMI) < 23.9 kg/m2的受试者,足间距离为20 cm时躯干前屈位移小于30 cm时;BMI > 23.9 kg/m 2的受试者,足间距离为30 cm时躯干前屈位移小于20 cm时。受试者坐立转换过程平均用时(1.7±0.05) s。结论 坐立转换过程中,不同足间距离影响关节的伸展方式以及躯干前屈的位移和身体前倾的距离。随着身高和体质量的增加,适当增大足间距离能够降低人体在坐立转换过程的难度,且随着BMI值的增加,坐立转换所用时间也随之增加;女性坐立转换时间略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包括带蒂的逆行小腿内侧皮瓣3例、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2例、远端蒂足内侧皮瓣2例、踝前皮瓣4例、第一跖背动脉皮瓣7例、对侧内踝上皮支皮瓣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9例、游离背阔肌皮瓣3例。结果:3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5~15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均保持了跖趾关节功能,能负重行走,足功能满意;供区植皮耐磨,无破溃。结论: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而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改良前、中路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适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共456例,采用国际肥胖指数标准选择穿刺点后分成改良前、中路法与传统前、中路法进行穿刺置管对比研究。结果改良前、中路法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在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经χ2检验,P<0.01,血气胸发生率P<0.05,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改良前、中路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具有针对个体差异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30.
代伟  朱敏  王玮 《中国病案》2012,13(1):53+52-53,52
目的为充分发挥病案首页在医院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整合。结果通过对病案首页信息采集质量现状分析研究,制定病案首页数据核查标准,完成病案首页数据的探索性分析和住院患者病种质量费用分析。结论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病案首页信息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