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取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HIF-1α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0.29±0.03)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1.45±0.16)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8.54%)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70.7%)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TGF-β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下游细胞因子TGF-β、VEGF及E-cadherin的表达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常见细菌的β-内酰胺酶产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种能破坏β-内酰胺的酶.因其能使青霉素类药物水解失活,故又称为青霉素酶(Peniciilinasc,简PCasc).我们于1988年对我院病人当中分离的452株细菌进行了青霉素药敏试验及PCasc 的测定,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细菌来源所用细菌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血液、尿液、创而及呼吸道等处分离获得.2.药敏试验方法为常规纸片法.所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确诊动脉导管未闭(343例)、房间隔缺损(428例)、室间隔缺损(229例)择期行介入封堵术10岁以下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组及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结果2组患儿术中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不良反应、术中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顺利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结论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或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麻醉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麻醉苏醒快,无明显临床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医院从2013年1~6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淋巴细胞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两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淋巴细胞实验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7%和72.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了解机体在梅毒早期感染时的细胞免疫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9名志愿者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健康对照组20例,一期梅毒(PS)组10例,二期梅毒(SS)组15例,早期潜伏梅毒(ELS)组14例。结果早期梅毒各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3+是SS组最高,PS组次之,ELS组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为ELS组最高,SS组次之,PS组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为PS组最高,SS组次之,ELS组第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梅毒细胞免疫有增强,这对清除TP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学生面对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因此常出现生活现象和数学本质之间的矛盾。面对这样的问题,许多教师陷入两难境地,只好空泛地强调生活与数学的区别,告诉学生不能把生活与数学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背景:压疮或压力溃疡是临床医学的疑难综合并发症,虽然防压疮材料及治愈压疮的药物很多,但是这些只能治标不治本,探究合理的人体压力分布对预防压疮就显得意义非凡。目的:改变仰卧姿势,实现不同人体压力分布,进而研究人体压力分布与仰卧姿势之间关系,探寻较为合理的人体压力分布。方法:对于不同床垫气压下不同仰卧姿势利用XSENSOR压力分布测试及分析系统进行体压指标的测量,通过EXCEL、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汇整与分析,进而对不同仰卧姿势之间人体压力分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彼此体压指标之间进行t检验。结果与结论:不同仰卧姿势下彼此之间人体压力分布指标的t检验概率P均小于0.05,说明改变人体仰卧姿势对人体压力分布有重要影响。结果显示大腿抬高10°并且背部抬高0°时人体压力分布比较合理,而且全身的最大压力、足跟部的最大压力也最小,是较为理想的人体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鬼臼毒素与二氧化碳激光这两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优缺点,探讨临床针对不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并确诊的28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使用鬼臼毒素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复发率及副反应。其中鬼臼毒素治疗组150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组136例。结果鬼臼毒素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33%,二氧化碳激光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52%。鬼臼毒素治疗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二氧化碳激光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臼毒素治疗见效快,少而大且窄蒂的疣体治疗首选,外阴非黏膜部位疣体治疗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力隧道沉降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其在现场的应用情况,通过实时监测和对隧道结构建模计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电缆隧道结构安全提供翔实的数据,为电力隧道结构维修、加固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现场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到电力隧道所承受应力应变及沉降情况,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电缆隧道结构状态监测手段。 文章编号:(2011)01-04-07  相似文献   
10.
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室再同步(CRT)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长期疗效及病死率.方法:49例CHF患者中,男40例,女9例,年龄31~82(56.3±11.0)岁.均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其中扩张型心肌病36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所有患者心电图为窦性心律,ORS波>130 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35%伴二尖瓣反流.49例中置入CRT40例,置入CRT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9例.观察患者起搏器置入前,置入后1、3、6、12、24、36、48、60个月的心功能各项参数、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与心血管事件.随访12~87(25.5±15.6)个月.结果:①并发症:电极脱位4例,囊袋出血2例;②病死率及死因:死亡15例(30.6%),其中CHF恶化死亡7例,心性猝死6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49例患者中12例(24.5%)21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其中3例CRT-D患者发生12次VT/Vf均被CRT-D成功纠治,3例CRT患者各发生1次VT/Vf经体外除颤纠治,6例CRT患者各因发生1次VT/Vf死亡;③心功能变化及QOL评分:37例(75.5%)患者LVEF、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NYHA分级等心功能评价指标术后持续改善,11例(22.4%)患者心功能评价指标术后改善后再次恶化,1例无明显变化;49例患者QO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LVEDD术后12个月明显缩小.结论:CRT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LVEF,缩小LVEDD,逆转左室重构;长期治疗,疗效巩固并能降低CHF导致的病死率,CRT-D可同时防治CHF及猝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