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9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278篇
内科学   56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5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2407篇
预防医学   267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075篇
  3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69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 分析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提供数据与方法学支持。方法 2020年9至10月,选取25位咨询专家,采用区间值犹豫模糊熵法,对确立的岗位胜任力各要素进行重要性分析。利用Excel 2013和SPSS 25.0对数据进行计算。结果 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要素一级指标中,重要性排序为职业素养(0.207)、专业知识与技能(0.204)、整合性思维(0.200)、个人特质(0.199)、职业基本能力(0.191);二级指标中,重要性排序前3位的为批判性思维(0.105)、系统性思维(0.095)、公共卫生知识技能(0.044)。结论 以职业道德为主的隐性职业素养、以批判性思维为主的公共卫生整合性思维、以公共卫生知识技能为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岗位胜任力要素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2.
马志强  吴香兰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0):1172-1178
在全科医疗服务制度背景下,增强医患信任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基于医患信任源模型,结合文献分析,本文对全科医疗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得出卫生行政部门对签约服务的监督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环境、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质量、居民自身的信任倾向是影响医患信任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从四方主体角度出发,提出要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力度、提升制度信任、加强医患沟通、增强人际信任、发挥居民的社会监督力量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意愿和全科医疗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3.
背景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现有关于全科医生胜任力的研究大部分强调应着力提升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忽略了全科医生内隐素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仍缺乏评估全科医生内隐胜任力的有效工具,开发全科医生内隐胜任力量表(GPICRS)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编制GPICRS,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提升全科医生胜任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在文献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初始版量表。于2021年9—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全国选取380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初始版GPICRS对其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净化、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验证量表的合理性,基于加权平均法评价全科医生的内隐胜任力水平,比较不同特征全科医生的GPICRS平均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5份(88.2%)。GPICRS由工作动机、自我效能感、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素养4个维度14个条目构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737,Bartlett’s球形检验χ2=592.715、P<0.001,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根>1.00...  相似文献   
44.
分级诊疗制度是优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步骤,但落地实施时遇到阻碍,因存在转诊标准不一、空间不连贯和时间滞后等问题,医联体模式推进存在难度。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联合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了一套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川沙医联体慢性肾脏病(CKD)专病精准分级诊疗管理方案。以CKD病种为例,基于指南梳理CKD患者的疾病管理规律,建立医疗信息联通共享、转诊规则标准的CKD专病分级诊疗知识库,设计区域CKD专病分级诊疗系统,构建了基于医院-社区联动管理的专病分级诊疗一体化管理模型。且实证应用评价显示,基于CKD知识库的专病分级诊疗模式,可以精准定位易发和高危人群,及时筛查评估CKD早期患者,提升CKD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45.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传染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关口,基层医务工作者承担着辖区内疫情监测、预防接种、健康宣传及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置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职责,在疾病群防群控、易感人群保护、传染源控制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有效防控传染病发挥关键作用。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社区传染病的诊治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及开展传染病相关系列培训,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3月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在2021年11月举办的国家级社区传染性疾病继续教育会议的所有参会者为研究对象。会前、会后通过问卷星二维码向参会者发放调查问卷,会前问卷内容包括参会者人口学特征,工作后是否参加过社区传染病培训,社区传染病诊治开展情况,社区传染病防治的主观态度(是否愿意管理社区传染病、对自己传染病诊治能力满意度),传染病防治专业知识及会议内容相关知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态度。会后问卷内容主要为会议内容相关知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态度以及对本次线上会议满意度调查。会前共有301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完成调查问卷,会前及...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不同户籍深圳市民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594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调查。结果迁入户籍组的深圳市民在自测健康各维度、子量表和总分上的得分最高,不同户籍的3组间自测健康的得分,大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入户籍的深圳市民自测健康的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47.
强化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显效出院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先后出院的顺序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0例.教育组出院后进行定期家庭随访、电话咨询、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强化健康教育,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遵医行为并给予指导;对照组出院后不予干预.两组分别于出院后1月,6月,12月对遵医行为和BPRS,SD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教育组在出院后6月和12月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RS、SDSS在出院6月、12月时评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促进其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48.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pregnancy-related 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 infec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13-year cohort study of culture-proven pregnancy-related GAS infection was performed at two university hospitals serving heterogeneous, multicultural,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s.

Results

Of 124 women diagnosed with pregnancy-related GAS infection, 115 (93%) were in the puerperium, an incidence of 0.8 cases per 1000 live birth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7–0.9).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primiparity and cesarean delivery to be independent protective factors against puerperal GAS infection (adjusted odds ratio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60 (0.38, 0.97) and 0.44 (0.23, 0.81), respectively). Of the nine remaining patients, eight were diagnosed after first trimester abortions and one had an infected ectopic pregnancy. Among the entire cohort (n = 124), the predominant manifestations were fever and abdominal tenderness. Twenty-eight patients (23%) had severe GAS infections. All were treated with β-lactams, and most (n = 104, 84%) received clindamycin. Only four (3%) required surgical intervention; the rest fully recovered with conservative medical treatment including antibiotics. No recurrences, maternal deaths or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Conclusions

Pregnancy-related GAS infection is not rare; it lacks specific signs and still carries significant morbidity. Primiparity, a presumable surrogate for diminished exposure to children and thus less GAS carriage, and cesarean delivery in which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was uniformly provided, appear as protective factors against puerperal GAS infection. This hints to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acquired GAS and may support shifting efforts from infection-control–oriented nosocomial investigations to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driven policies.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自理能力现状,并分析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2597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调查。结果 山东省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评分为低、中水平占97.2%,ADL受损者占74.1%;社会支持总评分(r=-0.137,P<0.01)及其主观支持(r=-0.150,P<0.01)、客观支持(r=-0.086,P<0.01)维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回归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情况、两周患病情况、社会支持是ADL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自理能力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自理能力呈负相关。通过“政府-社区-家庭”支持系统加强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提升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Background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DD) often experience increased barriers to engag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PA) which can stem from lack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GMF) development. Intervening on GMF at an early age can create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with IDD to engage in regular PA. In turn, increased PA can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and increase social skills.Objective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pilo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munity-based GMF-focused PA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overall motor skills and PA for children with IDD.MethodsAll study participants (n = 24) engaged in 10 weeks of programming for 1 h each week. A convenience sample was utilized.ResultsResults indicat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pre to post for motor skill scores. However, a visual analysis of mean changes showed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increased scores from pre to post on most skills. Additionally, we found that a change in participant locomotor skill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change in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 F (1,11) = 5.16, Adj R2 = .26, p = .04.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individualized attention on GMF may help to increase motor skills for children with IDD. This study adds to the small but growing amount of research examining the efficacy of community based adapted PA interventions. Further, study results should support continued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e motor delays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with ID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