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3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390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2101篇
口腔科学   342篇
临床医学   555篇
内科学   1573篇
皮肤病学   266篇
神经病学   670篇
特种医学   281篇
外科学   1302篇
综合类   148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00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4782篇
中国医学   365篇
肿瘤学   27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88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47篇
  1985年   182篇
  1984年   161篇
  1983年   112篇
  1982年   155篇
  1981年   142篇
  1980年   155篇
  1979年   106篇
  1978年   95篇
  1977年   76篇
  1976年   51篇
  1975年   26篇
  1974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The synthesis of TPH-13 (Glp-Glu-Lys-Pro-Tyr-Trp-Pro-Pro-Pro-Ile-Tyr-Pro-Met-OH), a tridecapeptide isolated from the skin of the South American frog Phyllomedusa rohdei, is described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 (Hairfolloclemelanocyte ,HFM )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人HFM ,观察不同浓度bFGF(0 3~ 1 2ng ml)对HFM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bFGF处理HFM 7d后 ,HFM树突增多延长 ,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以 0 6ng ml组为著。结论 bFGF能诱导HFM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3H-TdR掺入,液体闪烁测量法测定细胞DNA期外合成的方法,测定了小鼠和大鼠的肠淋巴结细胞、人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S-180V肿瘤细胞等经紫外线照射后的UDS,观察到UDS掺入量随辐照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辐照剂量下,以小鼠肠淋巴结细胞的UDS值最高,其次是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S-180V肿瘤细胞,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肠淋巴结细胞最低。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separate development of radioimmunoassay procedures for thioridazine and its two major active metabolites, mesoridazine and sulforidazine, three haptens, respectively, 2-methylthio-, 2-methylsulfinyl-, and 2-methylsulfonyl-substituted 10-[2-[l-(2-carboxyethyl)-2-piperidinyl]ethyl]-10H-phenothiaz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ioridazine hapten was coupl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whereas the haptens for mesoridazine and sulforidazine were coupled to porcine thyroglobulin. The number of hapten residues per mole of carrier protein was determined in each case by an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Polyclonal antibodies to each hapten–protein conjugate were obtained in rabbits, and titers of the antisera were checked by evaluating their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to the appropriate tritiated analyte. A hapten for the ring sulfoxide metabolite of thioridazine was also synthesized.  相似文献   
15.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1 ,2 :5 ,6 dianhydro 3 ,4 diacetylgalactitol,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小鼠脑内移植瘤模型、MTT法、DNA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法 ,观察DADAG对小鼠脑内移植瘤和体外白血病L1 2 1 0 细胞的作用 ,并探讨作用机制。结果 DADAG对DBA/ 2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体外白血病L1 2 1 0 细胞同样有很强的抗增殖作用 ,其IC50 值为 2 4 6mg·L- 1 。DADAG不可逆地抑制L1 2 1 0 细胞内DNA的生物合成。DADAG 2 4mg·L- 1 处理L1 2 1 0 细胞 6h后 ,细胞发生G2 /M周期阻滞 ,2 4h后达最高峰。细胞周期素B1 蛋白水平在DADAG处理 2 4h后开始下降 ,而磷酸化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1在DADAG处理 6h后开始上调 ,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与其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子中含吡啶基的有多个杂环的化合物系列的波谱表征,方法:由烟酸出发,经多步反应,制得有吡啶基的均三唑并噻二嗪化合物,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测试。结果:得到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图。结论:标题化合物红外光谱1600cm^-1处多有C=N伸缩振动峰,1250cm^-左右有N-N=C伸缩振动峰,700cm^-1有C-S-C弯曲振动峰;噻二嗪亚甲基氢的化学位移δ值约为4.46,吡啶基四个氢原子化学位移约为9.3、8.9、8.7、8.0,噻二嗪亚甲基碳化学位移为23。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同位数前体参入法及透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平阳霉素(博莱霉素A_5)对HeLa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平阳霉素能抑制HeLa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DNA的抑制作用强,ID_(50DNA)为42.77μg/ml。表现为:染色质减少,核内电子密度低,核仁分离及“核仁帽”形成,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或变形,最终导致质膜破裂等。作者认为,细胞膜是否为此类药物作用的靶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稳定性核素测定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性核素([L-^15N]亮氨酸)测定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率的方法。方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相同剂量[L-^15N]亮氨酸不同时相的大鼠小肠^15N丰度及不同剂量[L-^15N]亮氨酸同一时相的大鼠小肠^15N丰度。结果:大鼠小肠游离氨基酸池中^15N核素丰度在注射后0.5h内呈线性上升并达高峰,维持4h后缓慢下降,小肠蛋白质中的^15N丰度0.5h至12h基本维持不变;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大鼠小肠蛋白质分数合成率(FSR)亦增加,当[L-^15N]亮氨酸剂量在1.0mmol/kg以上,FSR并不随施加[L15N]亮氨酸剂量的加大而增加。结论:在进行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率测定时,一次性静脉注射的测量最佳时限为0.5h,剂量为1.0mmol/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胶原含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取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sham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D组:切除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除A组外,其他三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法12周后制成骨质疏松模型,24周后分别行k的力学特性、右侧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羟脯氨酸含量、k骨密度(BMD)测定,Masson三色染色法显示骨胶原形态。结果A、C、D组与B组在k羟脯氨酸含量、BMD、k压缩力学参数值、右侧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值、骨胶原染色含量及形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羟脯氨酸含量与BMD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值呈直线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胶原含量下降有关。骨胶原含量的下降与BMD降低及骨生物力学改变呈相关性。应用雌激素和降钙素治疗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不仅可以提高其BMD含量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骨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胶原蛋白一明胶神经支架材料(CG材料)并研究其在修复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实验中的疗效。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具有轴向微管结构的神经支架材料,用其桥接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16周分别行透射电镜,S-100、β-tubulin class Ⅲ、NFl60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生理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引导神经再生的疗效。结果制备的材料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术后16周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电生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结论胶原蛋白一明胶支架材料能够有效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