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2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449篇
耳鼻咽喉   512篇
儿科学   745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416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481篇
内科学   281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9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828篇
综合类   1968篇
预防医学   363篇
眼科学   405篇
药学   726篇
  4篇
中国医学   597篇
肿瘤学   4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808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4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直肠癌盆腔放疗后肠受照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体位、性别、手术、膀胱充盈状态对直肠癌放疗后肠受照射的影响。方法36例直肠癌患者被研究,盆腔放疗采用1后2侧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方法,处方剂量为50Gy。利用每个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盆腔内肠的受照剂量和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膀胱充盈差和好时肠受照射的平均剂量分别是23.8和18.3Gy(P=0.004),V45高剂量受照体积分别是15.7%和7.8%(P=O.004);体位仅对肠V15,低剂量受照体积有显著影响;性别对肠受照射的最大剂量和V15,有显著影响;手术对肠受照射的平均剂量有显著影响,分别是术前19.0Gy和术后22.5Gy(P=0.015);在仰卧或俯卧、术前或术后膀胱充盈好时均比差时肠受照射剂量要低或体积要小。膀胱充盈好和差时肠受到高剂量照射的体积V4,在俯卧位分别是15.3%和7.4%(P=0.023),术后分别是14.1%和7.2%(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治疗体位、性别、手术对盆腔内肠受照射剂量和体积有一定的影响,膀胱充盈状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2.
Biliary obstruction and multiple hepatic abscesses occurred in a patient after ligation of a segmental branch of the right hepatic duct. The patient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by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and balloon dilatation of an internal fistula that developed between the ligated duct and a Roux limb of jejunum. Internal biliary fistulas may be dilated using interventioanl radiologic techniques to permit nonobstructed bile flow. Implications for the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iliary strict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小肠内固定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和小肠瘘发生。其中25例患者平均随访23.6个月,1例肠梗阻复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小肠内固定术是治疗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可行、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细节。  相似文献   
64.
输尿管镜在输尿管梗阻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输尿管梗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输尿管镜对52例非结石性输尿管梗阻进行诊治.结果输尿管狭窄35例(行输尿管镜硬性扩张19例,气囊扩张13例,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3例),输尿管息肉13例行钬激光切除,输尿管癌3例改行开放手术,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改行输尿管成形术.手术并发黏膜明显裂伤或黏膜下假道2例,输尿管穿孔1例,其它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术能明确输尿管梗阻的病因,并能采取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胆总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术前经腹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内径〉0.7 cm可疑胆总管梗阻的患者进行EUS检查,并与手术结果或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US对于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100%(17/17)、92%(23/25)、100%(6/6)]均优于经腹超声[35%(6/17)、56%(14/25)、42%(8/19)](P=0.000,0.008,0.020)。结论EUS对胆总管病变诊断优于经腹超声检查,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特别是当胆总管内径〉1.0 cm时,EUS应作为术前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66.
腹茧症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影像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茧症6例,术前均进行立位腹部X线平片和腹部CT检查,4例同时行胃肠道钡剂造影,复习其影像表现。结果6例立位腹部X线平片中3例诊断为肠梗阻。4例胃肠道钡剂造影,均可见小肠交错盘绕成团,呈“菜花”状或“手风琴”状表现。6例CT检查,均可见小肠聚集成团,其周围可见膜样的囊状物将其包裹。结论对患者进行胃肠道造影时观察到“菜花”状征象,或CT检查时观察到小肠聚集成团被一层膜样物包裹,应考虑到腹茧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回顾性比较分析用排粪造影法探讨便秘成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排粪造影者276例资料和图像。结果:在便秘患者中总体阳性率为57.1%,其中功能出口性梗阻者占总体阳性中95.2%,而器质性出口梗阻为4.8%,女性患者以直肠前突多见,男性患者以直肠黏膜脱垂多见。结论:排粪造影对下消化道便秘成因的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8.
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2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左半结肠切除一期肠吻合的可行性。方法腹腔探查完后,用布带结扎横结肠,游离肠系膜后,于预切除肠段的上端切开作肠外减压,挤压排空粪便,切除病变肠管,端端吻合,术后作肛管扩张,停留肛管引流,胃肠减压。结果全部病人预期痊愈出院,无发生吻合口漏和腹腔污染。结论该法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增加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减少第2次手术痛苦,可推荐为左半结肠急诊切除一期吻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9.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静脉肾盂造影(IVU)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上尿路梗阻而原因不明的患者58例,均行MSCTU检查,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结果 58例中上尿路结石20例,先天性畸形14例,输尿管癌1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输尿管息肉2例,副肾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交接处2例,邻近器官疾病导致上尿路梗阻2例,以上病例均经手术或输尿管镜检查证实。另有4例无法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3.10%。结论 MSCTU通过MPR、MIP、VRT技术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导致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0例大肠癌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综合保守治疗;结果:10例患者保守治疗全部成功;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非细菌性炎性肠梗阻,以发生在术后早期,腹胀、呕吐明显,腹痛轻或无为主要临床特点,治疗应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