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14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2篇
中国医学   65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21.
针药结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便秘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少光  李光  施浩  张华生 《新中医》2004,36(9):45-4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患者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电针主穴:天枢、上巨虚、支沟;口服中药熟地白术汤(熟地黄、白术、肉苁蓉)。结果:痊愈6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80.26%,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便秘疗效肯定,尤适用于脾肾虚弱者。  相似文献   
22.
复方藤梨根制剂上调PG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PG)的生长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复方藤梨根制剂对PG细胞的杀伤作用;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用药后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的变化。结果:4个浓度的复方藤梨根制剂对PG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复方藤梨根制剂能上调GJIC。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对PG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3.
补血养颜合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补血养颜合剂有效成份的工艺条件。方法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以干膏率为考核指标 ,优选鹿茸等药材提取工艺条件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以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成分进行考察影响水煮的药材粒径、煎煮时间和用水量 3因素。结果 :鹿茸等药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10倍量水提取 3次 ,每次 2.5h。其余药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药材粒径小于 1cm ,水煮 2次 ,分别为 2.5,1 .5h ,加水量依次为 10倍和8倍。结论 :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的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24.
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有效表征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方法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白术挥发油/β-CD包合前后理化性状等的变化。 结果 与β-环糊精相比较,包合物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白术挥发油/β-CD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可表征包合的形成,同时为包合物制剂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咽喉灵合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225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咽喉灵雾化组150例,西药雾化对照组75例,对两种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咽喉灵雾化组总有效率96.7%,西药雾化组总有效率81.3%.经χ2检验显示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咽喉灵合剂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脉通灵合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热毒伤阴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中医辨证属热毒伤阴型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患者,用脉通灵合剂治疗并总结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28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91.25%.肢体皮肤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愈合等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1).结论 脉通灵合剂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7.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试验组术后6 h口服厚朴排气合剂50 mL,4 h后再服厚朴排气合剂50 mL;对照组术后6 h口服西沙比利片10 mg,4 h后再服西沙比利片10 mg.疗程24 h.试验组327例,对照组108例.结果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试验组94.80%,对照组87.96%.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试验组94.19%,对照组83.33%.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8.
强心复脉合剂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刘志明老中医经验方强心复脉合剂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强心复脉合剂100 mL,Bid,对照组口服阿托品0.3 mg,Tid,观察时间均为连续4周.结果在改善SSS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志明老中医经验方强心复脉合剂治疗SSS有效,且疗效明显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29.
朱社敏  柴秀娟  匡荣 《中成药》2004,26(11):909-912
目的:对复方大青叶合剂进行了与临床主治功能有关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方法:解热试验、抗炎试验和抗菌试验.结果:复方大青叶合剂能明显降低因大肠杆菌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引起的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甲、乙型)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和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复方大青叶合剂具有解热、抗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0.
In pharmaceutical studies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dissolve a slightly polar drug in a mixture of water and one or more cosolvents, such as ethanol, glycerol, and propylene glycol, to increase the drug's solubility. It is also of interest to knowwhether a maximum in the solubility profile of the drug exists in the mixture of solvents and if so, where.

Scheffé-type models are particular forms of polynomial equations that can be used with variables that are expressed as proportions of the total mixture. These models are simple in form, yet are extremely versatile in terms of modeling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blending properties of the constituents in the mixtures. Several data set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the fitting of the Scheffé-type models for modeling the solubility of multisolv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