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89篇
  免费   2004篇
  国内免费   1492篇
耳鼻咽喉   248篇
儿科学   328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1655篇
口腔科学   202篇
临床医学   4722篇
内科学   4138篇
皮肤病学   373篇
神经病学   898篇
特种医学   10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741篇
综合类   10098篇
预防医学   2503篇
眼科学   278篇
药学   5656篇
  34篇
中国医学   1806篇
肿瘤学   1345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664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798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840篇
  2015年   967篇
  2014年   1580篇
  2013年   1575篇
  2012年   2060篇
  2011年   2260篇
  2010年   2187篇
  2009年   2053篇
  2008年   2610篇
  2007年   2119篇
  2006年   1912篇
  2005年   2034篇
  2004年   1627篇
  2003年   1589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1053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666篇
  1998年   568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低钾周期性麻痹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低钾周期性麻痹(HOPP)的临床特点,探讨缩短恢复患者血钾浓度和缓解症状的时间、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HOPP患者按照历史对照分成前、后两组,前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氯化钾溶液或氯化钾缓释片、每500ml输液中加入10%氯化钾15ml单管静脉滴注。后为观察组,使用改良疗法,除常规治疗外,开始6h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和10%氯化钾10~15ml加入500ml输液中双管静脉滴注;饮食宣教,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钾食物;重度低钾加服安体舒通20mg,2次/d口服;每2~4h复查血钾和肌力。从治疗后血钾浓度和临床表现来观察患者恢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在补钾过程中因为心室颤动死亡,病死率为7.1%。观察组患者血钾浓度恢复较快,无不良反应。结论患者血钾水平与肌力之间呈正相关,患者血钾水平与恢复时间之间呈负相关。改良法明显缩短低钾恢复时间,可防止缓慢补钾的长时间低钾对机体的损害,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不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补钾方法。  相似文献   
42.
自身敏感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s)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成分所产生的某种物质过敏,从一个局限性炎症灶发生到广泛或远离性的皮炎的过程,又称“自身湿疹化”(autoeczematization)。  相似文献   
43.
44.
在许多人眼中,娄底市中心血站站长程建中既是一个细节管理者,也是一个宏大的思考者。作为细节管理者,程建中自2004年上任中心血站站长以来,内事务,不分大小、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而作为宏大思考者,即使在今天中心血站已走出了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之后,他仍然在不断地思考和规划着血站将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观察50μmol/L氯胺酮对Ito电流-电压曲线以及不同浓度氯胺酮对Ito的影响,并研究氯胺酮对Ito通道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钳制电压-40mV,刺激电压 70mV条件下,临床相关浓度的氯胺酮50μmol/L使Ito的电流峰值降低23·4%(P<0·01),冲洗后,Ito能够完全恢复。5、10、50、100、500、1000、5000μmol/L的氯胺酮抑制Ito呈浓度依赖性,电流抑制率分别为(13·8±9·7)%、(17·5±6·7)%、(23·4±8·8)%、(31·5±6·7)%、(63·3±5·5)%、(79·7±2·7)%、(88·9±4·4)%,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299μmol/L。100μmol/L的氯胺酮对激活曲线没有影响;使Ito的失活曲线明显右移,半数失活电压(V1/2)在给药前后数值分别为(-28·27±0·20)mV和(-25·34±0·27)mV(P<0·01),斜率因子(k)值分别为(3·23±0·46)mV和(3·40±0·55)mV(P>0·05)。结论氯胺酮可明显阻滞大鼠心室肌的Ito,这是氯胺酮延长大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的机理之一,同时氯胺酮使Ito的失活曲线右移。  相似文献   
46.
1969年lileckenstein氏将能选择性阻断心肌及血管平滑肌慢孔道,具有特异性的心血管效应的一组药物,称之为钙拮抗剂或慢通道阻断剂,并认为包括以下几种药物,即异捕定(VerapamiL),硝苯吡啶(Nifedipine)、心可定(Prenylamine)、FendiLine、D600(甲氧异搏定)、硫氮Zhuo酮(Diitiazcm)及双环已呱啶(Perhex—iline),近几年还有普地尔(benddil)mibofrail。地尔硫Zhuo(Diltazen),氨氮地平(PRAZSZ)。  相似文献   
47.
刘娟  丁国宪  蔡金梅  赖滨 《江苏医药》2006,32(11):1071-1073
本研究通过对糖代谢正常人群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析,评估其与体内糖皮质激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研究背景: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有内皮功能障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四氢噻唑产生了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研究证实匹格列酮在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病人中提高内皮功能的假设。方法和结果: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设计。入选80 名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用定量胰岛素敏感检测指数(QUICK)评价。进一步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敏感和胰岛素抵抗,在每个治疗阶段,患者每天服用匹格列酮45 mg或安慰剂共八周,在每8 周末,进行实验室检查。应用匹格列酮组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QUICK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HDL升高,甘油三酯、自由脂肪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匹格列酮治疗显著提高缓激肽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而不影响对硝普钠的反应。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总胆固醇的变化预示匹格列酮提高内皮活性。结论: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病人中,匹格列酮治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反应蛋白,提高内皮血管扩张功能。这些结果并不密切相关,提示匹格列酮对血管的有益作用独立于其对胰岛素敏感性和炎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迟缓(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方法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4~12月,对7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 肽、HDL C、LDL C、TG、非酯化脂肪酸(NEFA)等指标,计算葡萄糖/胰岛素比值(G/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等,探讨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结果(1)SGA组FPG、HDL C低于AGA组,而FINS、LDL C、TG、NEFA高于AGA组(P<001);(2)SGA组G/I比值、ISI低于AGA组,HOMA IR高于AGA组(P<001),而HBCI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FGR儿在生命早期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Na^+、K^+—ATP酶及麻醉药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 、K^-ATP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质膜上,形成和维持了Na^ 、K^ 在膜内外正常的浓度差,产生并维持细胞膜电位,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麻醉药对Na^ 、K^ -ATP酶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Na^ 、K^ -ATP酶的分子结构、分布、生理功能及麻醉药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