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4篇
  免费   3167篇
  国内免费   771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254篇
基础医学   748篇
口腔科学   919篇
临床医学   2031篇
内科学   474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18篇
特种医学   10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35篇
综合类   3539篇
预防医学   2319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1780篇
  6篇
中国医学   832篇
肿瘤学   21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518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730篇
  2016年   1013篇
  2015年   1489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1339篇
  2011年   1406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自体骨髓多次注射治疗家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多次注射的成骨性能。方法:利用家兔实验性骨缺损模型,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评价骨髓不同移植次数促进骨缺损愈合的情况。结果:骨髓单次移植能够促进骨缺损的愈合,然而,骨髓二次移植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骨髓单次移植组,但骨髓三次移植组与骨髓二次移植组骨折愈合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骨折愈合早期增加骨髓移植次数,能明显增强骨髓的成骨能力,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3.
磷酸钙骨水泥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CPC修复33例患者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患者平均年龄38岁,肿瘤类型依次为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观察患者术中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钙、磷值未见升高,X线片显示骨缺损处均填充良好,随访见所有患者均有CPC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结论:良性骨肿瘤刮除后利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可充分填充骨肿瘤刮除后不规则瘤腔,即刻恢复骨的强度.经骨替代后可真正完成骨修复。术式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将纤维蛋白凝胶(FG)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MBP)及庆大霉素的共同载体,一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方法 48只青紫兰兔,制作慢性骨髓炎模型,清创后造成胫骨干骺端内侧1.5cm长半环形骨缺损,采用三种方法进行处理:A组,植入FG、BMP和庆大霉素复合物;B组植入FG/BMP复合物;C组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作骨细菌培养及其计数,X线摄片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感染控制及骨修复均良好,感染控制率、再生骨量明显优于B组;B、C两组在感染控制率上无显著差异;C组动物骨修复差。结论 FG、BMP及庆大霉素复合物具有抗感染及促进成骨的双重作用,可用于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也可用于污染严重的开放性损伤造成的骨缺损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17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病例的临床分析后发现,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体后下缘骨缺损、椎管内骨块、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的CT征象时,即可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76.
本文探讨高压氧 (HBO)辅助治疗 15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效果 ,并与对照组 13例进行比较 ,HBO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精神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85 %左右 ,颅骨修补率高达 93 % ,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生物衍生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MSCs)复合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过程,了解其修复长段管状负重骨缺损的血管化情况. 方法制备生物衍生骨作为支架材料,培养、诱导MSCs作为种子细胞,二者在体外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20只山羊双侧胫骨中段制备成20 mm长的骨-骨膜缺损模型,采取自身左右侧对照,实验侧(右侧)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侧(左侧)植入单纯支架材料,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后2、4、6及8周用墨汁灌注透明标本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血管化过程,组织学观察血管形成及成骨情况. 结果术后2、4周,实验侧血管形成较对照侧少(P<0.05);术后8周,两侧均完全血管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于术后6、8周新骨形成逐渐增加,材料降解吸收较对照组快;对照侧术后8周材料孔隙内仍无明显新骨形成. 结论生物衍生骨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能够较快发生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成骨能力较单纯支架材料强.  相似文献   
78.
带肌及深筋膜蒂胫骨瓣移植修复胫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带蒂胫骨瓣移植治疗胫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肌蒂和深筋膜蒂胫骨瓣移植,修复胫骨缺损13例,胫骨瓣的血供来自胫前动脉4例、来自胫后动脉7例及来自腓浅血管2例。结果 全部病例在2.5-4个月内获骨性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带肌和深筋膜蒂胫骨瓣移植用于修复胫骨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9.
袁治国  陈志信  刘林  吴彬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9):1200-1201
组织工程化骨可根据其种子细胞的来源分为细胞型和非细胞型。我们将猪长骨干骺端松质骨制成改良Kiel’s骨作为支架材料,从皮质骨提取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作为生物活性因子,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对单独植入和加自体红骨髓复合植入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80.
临床上,常需要获取自体的髂骨骨质修复骨缺损,如唇腭裂并发的齿槽骨缺损,骨肿瘤手术后的骨缺损等。虽然有术者进行了不少改进,但仍会造成髂骨供区较大的损伤。我们采用简单的配套器械以最小的切口和最小的创伤获取髂骨松质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