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30篇
  免费   4384篇
  国内免费   1400篇
耳鼻咽喉   304篇
儿科学   1049篇
妇产科学   393篇
基础医学   1259篇
口腔科学   2495篇
临床医学   9092篇
内科学   3589篇
皮肤病学   148篇
神经病学   748篇
特种医学   2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1054篇
综合类   17840篇
预防医学   4379篇
眼科学   654篇
药学   6893篇
  76篇
中国医学   2953篇
肿瘤学   524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1160篇
  2022年   1129篇
  2021年   1299篇
  2020年   1389篇
  2019年   1133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1444篇
  2016年   1849篇
  2015年   2525篇
  2014年   2675篇
  2013年   2922篇
  2012年   3860篇
  2011年   4312篇
  2010年   3798篇
  2009年   3412篇
  2008年   3609篇
  2007年   3481篇
  2006年   2970篇
  2005年   3214篇
  2004年   2814篇
  2003年   2591篇
  2002年   2165篇
  2001年   1857篇
  2000年   1442篇
  1999年   1238篇
  1998年   1155篇
  1997年   1121篇
  1996年   1039篇
  1995年   858篇
  1994年   699篇
  1993年   520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48篇
  1989年   35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手指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现将100例施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外露、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在1991年1月-2004年12月间1569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常规经胆囊管造影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结果1023例无胆总管探查指征,经术中胆囊管造影51例,阳性49例,经探查证实有结石,546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经胆囊管造影158例阳性,151例探查证实。结论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常规经胆囊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能有效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63.
临床中因外伤致冠折、龋病致使前牙冠大面积缺损的病例较常见。鉴于前牙在功能和美观方面的重要性,铸造核桩冠作为一种修复体,在口腔临床修复中已被广泛应用。现将72例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小婴儿期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0-2005年83例<6月龄VSD患儿,年龄12 d至6(4.3±1.2)个月,体重3~6.5(5.1±0.8)kg.膜周部VSD 74例,干下型VSD 8例,膜周部并肌部VSD1例.术前中、重度肺动脉高压69例(83.1%).所有患儿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4例,手术病死率为4.8%.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结论 随着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围术期监护处理措施的进步,在小婴儿期施行VSD的外科手术已成为安全的治疗方式.术后对肺高压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后牙大面积缺损,经过牙髓治疗余留的牙体组织过少,脆性增加,用常规的充填修复的方法不能获得足够的固位和抗力,且发生牙折的机会增加,容易造成充填体脱落、牙冠劈裂或咬合恢复不良等,往往需要先制作桩核再加金属全冠保护。作者选择72例大面积缺损的后牙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  相似文献   
66.
瑞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医用组织补片是一种天然细胞外基质(ECM),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可修复因肿瘤、外伤等所致的口腔黏膜缺损,还可用于唇部瘢痕松解、前庭沟加深、腭裂修复、腮腺切除术后预防Frey’s综合征、关闭种植牙创面、填充拔牙创及治疗牙龈萎缩等;目前亦广泛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67.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68.
本文回顾了12例去表皮的翻转筋膜瓣的应用,介绍其应用原理,手术方法和良好的手术效果,本文列举了2例典型病例,还讨论了此组织瓣的优点,作者认为翻转筋膜瓣对修复小腿或踝部缺损面积不大,无明显感染的软组织缺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带蒂随意皮瓣修复对侧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健侧小腿内侧隐神经走行区设计皮瓣,将隐神经保留在皮瓣中央,根据患足创面大小切取皮瓣,带深筋膜,蒂保留在胫前侧,将皮瓣缝合于患足的创面,皮瓣中的隐神经与患足足底内侧皮神经吻合,双下肢固定3周后断蒂。1997~2001年,临床应用13例。结果 用该皮瓣修复13例足底皮肤缺损均获得成功,皮瓣外形良好,术后6~12个月恢复感觉,无再破溃发生。结论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切取简单,厚薄适度,不损伤知名血管,术后带感觉神经可恢复皮瓣的感觉,有效防止皮瓣再破溃。是修复足底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0.
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21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其中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201例,在肿瘤切除后,均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缺损。采用单皮岛肌皮瓣201例,双皮岛肌皮瓣16例,肌皮骨瓣2例。成功201例,失败18例。讨论了胸大肌皮瓣的优点及适用范围。介绍了手术设计、操作方法。分析了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因素,认为正确,精细的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