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13篇
  免费   7418篇
  国内免费   2332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1211篇
妇产科学   402篇
基础医学   1682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18916篇
内科学   6879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6337篇
特种医学   2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863篇
综合类   25386篇
预防医学   7778篇
眼科学   472篇
药学   11708篇
  177篇
中国医学   11022篇
肿瘤学   189篇
  2024年   938篇
  2023年   3116篇
  2022年   2833篇
  2021年   3525篇
  2020年   3367篇
  2019年   3159篇
  2018年   1556篇
  2017年   3140篇
  2016年   3431篇
  2015年   4040篇
  2014年   5243篇
  2013年   4867篇
  2012年   6202篇
  2011年   6439篇
  2010年   5360篇
  2009年   4950篇
  2008年   4950篇
  2007年   4442篇
  2006年   4003篇
  2005年   3814篇
  2004年   3443篇
  2003年   3063篇
  2002年   2593篇
  2001年   2225篇
  2000年   1519篇
  1999年   1127篇
  1998年   932篇
  1997年   742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蒋岚  田慧军  黄伟 《陕西中医》2019,(8):1134-113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抗抑郁疗效以及对血清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54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并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8%,χ~2=4.964,P<0.05)。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DA、NE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5-HT、DA、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LU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GLU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B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GAB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针灸联合黛力新治疗可调节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从而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采用SWIM技术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 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观察指标为术后即刻成功再通(mTICI≥2b)、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以及术后24 h任何颅内 出血、9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35例患者,平均年龄66.1±12.1岁,男性26例(74.3%),基线NIHSS评分22(15~34)分。 术后即刻成功再通率为94.3%(33/35),90 d良好预后率为45.7%(16/35),24 h颅内出血率为17.1% (6/35),90 d全因死亡率为37.1%(13/3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低(P =0.001)、基 线后循环ASPECTS评分较高(P =0.016)、发病至到院时间较短(P =0.039)、发病至再通时间较短 (P =0.047)、血管成功再通率较高(P =0.036)以及饮酒比例较低(P =0.042)与良好预后相关。 结论 使用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高危人群早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取145例作为高危组,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高危组分为无斑块组(Ⅰ)67例、稳定斑块组(Ⅱ)2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Ⅲ)57例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 CD40L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s 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各亚组间血清s CD40L水平比较:Ⅰ组<Ⅱ组<Ⅲ组[(3.489±0.820)mg/ml<(3.600±0.697)mg/ml<(4.011±1.074)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CD40L(OR=1.788,P=0.037)是影响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 CD40L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清s CD40L可能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促使其由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的方向发展;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s CD40L水平较高者,应早期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以此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口腔健康行为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收集证据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综合护理方案并实施。选择于2016年3—8月在我科行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3—4月)及实施后(2016年6—8月)各50例患者的口腔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和两个阶段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行为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口腔健康行为执行率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7.
对于下肢缺血性坏疽,截肢(趾)术仍是不可完全替代的治疗手段。正确地判断截骨平面、恰当的手术方式对于最大可能保留肢体、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截骨平面下的截肢(趾)术,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首次脑卒中患者30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其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及脑出血诊断标准:病程均在3个月以内,生命体征稳定,GCS评分≥8分,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四肢瘫等患者,其中脑梗死20例,脑出血10例,年龄40~70岁。我们对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应用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74-3076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较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