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39篇
  免费   5909篇
  国内免费   1471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670篇
妇产科学   628篇
基础医学   1563篇
口腔科学   592篇
临床医学   8736篇
内科学   5120篇
皮肤病学   492篇
神经病学   354篇
特种医学   1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595篇
综合类   14001篇
预防医学   9927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9748篇
  60篇
中国医学   2357篇
肿瘤学   2537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753篇
  2022年   1666篇
  2021年   1923篇
  2020年   1830篇
  2019年   1680篇
  2018年   1108篇
  2017年   1966篇
  2016年   2315篇
  2015年   2962篇
  2014年   3116篇
  2013年   3051篇
  2012年   4222篇
  2011年   4217篇
  2010年   3540篇
  2009年   3161篇
  2008年   3240篇
  2007年   2970篇
  2006年   2420篇
  2005年   2426篇
  2004年   1872篇
  2003年   1610篇
  2002年   1300篇
  2001年   1126篇
  2000年   823篇
  1999年   662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肠杆菌科中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724株菌,共检出151株产ESBLs菌,同时采用K-B法做药敏实验。结果,ESBLs肠杆菌检出率为20.9%,以神经外科病区为最高40.2%,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认为对ESBLs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82.
重组结核分支杆菌16000蛋白抗原(rPA16)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6000蛋白(rPA16)诱发家兔产生抗体的能力并评价其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家兔按注射的抗原及佐剂的不同分组,皮下多点注射分别进行免疫,6次免疫后采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跟踪兔血清抗体效价的时间效应并检测兔血清与所试各类分支杆菌PPD有无交叉反应;同时检测rPA16与各分支杆菌PPD的免疫羊血清的反应,并用rPA16抗原检测人血标本,分析该抗原的临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兔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5个月后,加佐剂的抗原组的兔免疫血清仍能检测到抗体,不加佐剂组2个月后血清抗体检测即为阴性,ELISA检测兔免疫血清比双向琼脂扩散方法要更敏感,rPA16抗原加佐剂引起的兔血清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6400,不加佐剂组的血清抗体滴度仅为1:400,ELISA法分析抗rPA16的兔血清的特异性表明其特异笥较好,仅与牛、人型结核分支杆菌的PPD呈阳性反应,与其他所试分支杆菌PPD反应均为阴性,同时又分析了rPA16抗原的特异性,与人型PPD相比,该抗原只与所试各类分支杆菌,BCG、牛分支杆菌免疫的血清呈阳性反应,而人型PPD则基本上与结核分支杆菌免疫的血清均呈阳性反应,ELISA检测血清标本结果:肺结核病组中rPA16和PPD检测敏感性分别为64.8%和75.2%;健康组,卡介苗接种阳转健康组,rPA16和PPD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6.2%,88.5%和94.3%,66.7%。结论:rPA16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可能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83.
84.
1流行病学 布氏杆菌病遍布全球,国内多见于内蒙古,我们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畜牧业在当地经济占主要地位,牛羊家庭畜养占相当大比例。这些家畜患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病畜乳汁中带菌较高,排菌可达数日至数年之久,我们于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共治疗羊布氏杆菌病3000只,占羊发病20%,经过我们成功诊治挽救了患羊的生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朴酶Ⅱ(Topo Ⅱ)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 Ⅱ在4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0例骨肉瘤中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52.5%(21/40),其中术前化疗组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38.5%(5/13),显著低于术前无化疗组77.8%(21/27)(P<0.05),GST-π的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GST-π主要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Topo Ⅱ不仅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同时也参与骨肉瘤继发性耐药;GST-π和Topo Ⅱ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草分支杆菌疫苗治疗哮喘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草分支杆菌疫苗对哮喘模型小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18只BALB/c小鼠分为3组 ,每组各 6只 ,其中卵蛋白致敏哮喘组 (OVA组 )和草分支杆菌疫苗治疗组 (Utilin组 )皮下注射卵蛋白致敏制作哮喘模型 ,然后用卵蛋白激发 2次 ;阴性对照组 (NS组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NS) ,然后NS激发 2次。Utilin组在激发前后分别给予草分支杆菌疫苗 0 .5 μg腹腔注射 3次 ,其他两组不作干预。 3组分别在第 2次激发后第 1、2、3、4周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测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 ,并于激发后第 4周处死小鼠测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 ,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OVA特异性IFN γ。结果 Utilin组BALF中细胞总数为 (2 9.5 1± 5 .81)× 10 4 /mL、EOS为 (2 .88± 0 .96 )× 10 4 /mL ,明显低于OVA组 [分别为 (4 0 .15± 6 .12 )× 10 4 /mL和 (6 .91± 1.92 )× 10 4 /mL],P <0 .0 5 ;Utilin组肺组织炎症反应较OVA组明显减轻 ;Utilin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OVA特异性IFN γ的浓度为 (4 6 9± 86 )pg/mL ,明显高于OVA组 (193± 80 ) pg/mL ,P <0 .0 5 ;Utilin组激发后第 3周和第 4周OVA特异性IgE分别为 (0 .2 99± 0 .0 92 )(OD值 ) ,(0 .2 6 7± 0 .0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方法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裸鼠的皮下肿瘤,形成“供瘤鼠”。开腹直视下将瘤块种植于裸鼠的肝包膜下建立原位肝癌模型,通过表阿霉素间歇腹腔化疗,建立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用体检、B超、CT、剖腹探查监测肝内瘤块生长情况。用逆转录聚和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耐药基因mdrl-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1)模型建立无手术死亡(0/25),种植成瘤率为88%(22/25),补种3例全部成功,耐药诱导成功率为80%(16/20);(2)诱导组mdrl-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约是对照组的23倍和13倍。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与临床肝癌相似的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肝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诊断和逆转提供了良好的动物平台。  相似文献   
88.
浅谈抗生素滥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用来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日趋增多,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怎样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抗生素的滥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89.
患者,女,19岁,因结膜炎而就诊。患者戴“OK”镜。考虑“OK”镜浸液有菌污染,故送“OK”镜浸液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90.
【病例】 男 ,3 3岁。因低热、咽痛 ,在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服感冒消炎药 4天无效 ,并出现周身疼痛、张口吞咽困难及腰腹肌紧张、压痛 ,又以“多发性肌炎”给予泼尼松、双氯芬酸等药物治疗无效 ,病后 5天出现尿频 ,收入我院。否认外伤史。查体 :体温3 7 5℃ ,脉搏 82 /min ,血压 13 0 /80mmHg。全身皮肤无伤口 ,心肺未见异常 ,双肾区叩击痛 ( +) ,背部及腹部肌肉触之较坚硬 ,四肢肌力Ⅴ级 ,肌张力增高。血常规 :白细胞 11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93 ,淋巴细胞 0 0 7;红细胞沉降率 3 0mm /h ;尿常规 :白细胞 ( +) ,蛋白 ( +)。诊断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