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4篇
  免费   329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255篇
基础医学   319篇
口腔科学   226篇
临床医学   1702篇
内科学   622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720篇
特种医学   8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9篇
综合类   3450篇
预防医学   2411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2860篇
  32篇
中国医学   1059篇
肿瘤学   179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604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772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1138篇
  2015年   1541篇
  2014年   837篇
  2013年   909篇
  2012年   1278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 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 市各市 (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上报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苏州市共 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006起,报告病例3 129例,其中57.06%的疫情涉及2例病例。疫情发生的高峰期为每年的5—6月 和9月;报告疫情起数排在前三位的市 (区) 分别为张家港市、吴中区和太仓市;89.46%的疫情发生在幼托机构。采集342 起疫情的867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阳性病原的326起,占95.32%。阳性疫情以柯萨奇病毒A组6型 (CoxA6) 为主, 其次为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 (CoxA16)。结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幼托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 所,病原存在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不同年份病原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2.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高桥社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特征,为制定预防贫血的策略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以2019学年上海市高桥社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1~4年级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6月和2020年 6月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值检测。结果:共检测学生730人,其中男生417人 (57.12%)、女生313人 (42.88%)。男生两次血红 蛋白均值分别为 (128.95±13.72) g/L和 (133.07±13.32) g/L,女生分别为 (126.25±12.33) g/L和 (128.87±12.84) g/L,男生 两次血红蛋白均值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19和4.33,P值均<0.05)。7岁组、8岁组、9岁组和10岁 组学生第二次血红蛋白均值均高于第一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82、3.34、5.53和3.11,P值均<0.05)。肥胖 组、超重组、正常组、轻度消瘦组、中重度消瘦组学生血红蛋白均值第二次均高于第一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 为 3.50 、2.94 、7.08 、2.26 和 2.20,P值均<0.05)。研究对象贫血发病率、恢复率和人群持续率分别为 13.32%、61.48%和 6.44%。女生贫血发病率和人群持续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4.45,4.35,P值均<0.05);各年龄组 贫血发病率、恢复率和人群持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9.91、7.62和12.78,P值均<0.05);不同营养 状况学生贫血发病率、恢复率和人群持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 16.65、5.11和 37.26,P 值均<0.05)。 结论:应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的贫血检测工作,干预措施重点实施对象为女生、低年级、消瘦和持续贫血的学生。  相似文献   
73.
摘 要:2019年8月,重庆市荣昌区作为全国56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以“人通、医通、财通”为抓 手,加快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全方 位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74.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证数据检验家庭医生在健康与费用管理中的“守门人”作用。方法:2018年5—6月 在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试点的某街道开展现场问卷调查,采集有效问卷1 745份。结果:签约居民在抽烟、酗酒、 熬夜等健康行为自评健康管理成效中均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成效为好的有 54.96%,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 (31.27%);在费用控制指标中,签约居民认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节省费用的占 66.73%,而未签约居民仅为 48.63%。结论: 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的管理成效,在将来的研究中 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管理与实际医疗费用控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75.
摘 要:目的:研究甘肃省靖远县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为进一步探索乙 肝防控策略、制订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调查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期间靖远县所有助产机构入院分 娩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并对新生儿进行随访,检测其HBsAg 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 sAb)。结果:研究共纳入 HBsAg 阳性住院产妇所生新生儿 131 名,其在出生 24 h 内全部进行了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和乙肝疫苗首针 (HepB1) 接种。新生儿乙肝病毒指尖血检测结果显示,HBsAg 阳性者 1 人,母婴阻断失败率为 0.76% (1/131);HBsAb阳性者 101人,母婴阻断成功率为 77.10% (101/131);HBsAg和 HBsAb全部阴性者 29人,母婴阻断成功但 免疫失败率为22.14% (29/131)。结论: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实施情况较好,阻断HBsAg 阳性母 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6.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 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 年 12 月自愿参与该研究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常住居民 412 人为研究对象,测定及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 25-OH-D 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血管 B 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斑块组 268 人和无斑块组 144 人,比较两组人群血清 25-OH-D水平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斑块 组血清 25-OH-D 为 (45.18±18.71) nmol/L,无斑块组为 (56.12±19.54) 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73,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收缩压、HbA1c、年龄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88、0.119和0.128,P值均<0.05);与 血清 25-OH-D 呈负相关 (r=-0.365,P<0.01)。血清 25-OH-D 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OR=0.973,95%CI: 0.960,0.985,P<0.05)。结论:低水平血清25-OH-D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喷昔洛韦乳膏(夫坦)治疗单纯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开始在临床上应用重庆华邦制药厂生产的喷昔洛韦乳膏(商品名为夫坦)治疗单纯疱疹,为评价其疗效。我们同时对应用酞丁安搽剂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丁苯酞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预处理组(I/R+NBP组)。通过氧气剥夺以及无糖培养基的更换模拟6 h缺血4 h复灌心肌缺血模型。通过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药物浓度细胞活性,探索丁苯酞的最佳药物浓度;比色法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核糖核酸(mRNA)水平的表达。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丁苯酞的最佳用药浓度为100μmol/L;I/R组MDA、LDH的表达量高于Sham组[(172.03±14.99)nmol/L比(38.98±6.49)nmol/L、(195.04±14.50)%比(100.00±0.00)%,t=14.106、11.354,P<0.05];I/R组IL-1β、TNF-α的表达量高于Sham组(22.36±2.71比1.00±0.00、6.20±0.31比1.00±0.00,t=13.660、28.874,P<0.05);I/R组PI3K、p-Akt的表达量也高于Sham组(0.61±0.34比0.34±0.01、0.95±0.04比0.36±0.04,t=13.487、18.3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R+NBP组MDA、LDH的表达量低于I/R组[(56.98±4.79)nmol/L比(172.03±14.99)nmol/L、(140.34±4.44)%比(195.04±14.50)%,t=12.661、7.890,P<0.05];I/R+NBP组IL-1β、TNF-α的表达量低于I/R组(6.66±0.60比22.36±2.71、1.76±0.11比6.20±0.31,t=9.798、23.3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R+NBP组PI3K、p-Akt的表达量高于I/R组(1.00±0.05比0.61±0.34、1.27±0.04比0.95±0.04,t=11.440、10.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可以通过减少细胞损伤、抑制氧化及炎性反应进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该过程可能有PI3K/Akt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单独治疗,治疗组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9.45±1.72)分低于对照组的(14.50±1.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0.
血小板计数在各种出血性疾病、血液病中都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 ,由于其特殊性 ,无论是手工检测还是仪器检测 ,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易导致其检测结果与实际产生较大的偏差。现就我们在使用法国 Melet公司生产的 Ms9型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时所出现的一些情况加以分析。临床资料 门诊病人 189例 ,其中男 10 0例 ,女 89例 ;年龄 12~6 7岁 ;每位受检查者采末梢血 70 μL,10 μL 行手工计数 ,另 6 0 μL 加入到含 2μL抗凝剂的小杯中 ,置 Ms9血细胞计数仪上测定。结果 :我们按 <10 0× 10 9/L,(10 0~ 30 0 )× 10 9/L,>30 0× 10 9/L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