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3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1061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6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800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4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221篇
综合类   3635篇
预防医学   609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352篇
  17篇
中国医学   843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1012篇
  2012年   1195篇
  2011年   1360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188篇
  2008年   1156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均为新鲜骨折,使用DHS内固定,进行手术方法、术后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3.
人工股骨头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坤祥 《湖南医学》2002,19(2):119-119
  相似文献   
34.
屈髋屈膝位对第二产程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5.
姬雪霞  庞金英  陈菊芳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944-944,949
自 1 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我们共为30例发生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老年偏瘫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现就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 1 8例 ,女1 2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9岁 ;其中因高血压脑出血遗留偏瘫者 1 1例 ,因脑梗死遗留偏瘫者1 9例 ;右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1 7例 ,左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1 3例。2 护理及结果2 .1 术前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老年偏瘫病人常于偏瘫后感到焦虑、恐惧、失望 ,若再发生股骨颈骨折则会进一步加剧心理负担。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切实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耐心…  相似文献   
36.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舰  周宁  金立国  程小宾 《人民军医》2006,49(11):639-640
自200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3例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3~65岁,平均5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例,跌倒20例,坠床1例。顺粗隆间骨折14例,逆粗隆间9例。入院后均行胫骨结节牵引,伤后至手术时间3~8天。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膝关节肿瘤保肢手术两种假体置换的术后效果及其比较.方法 随访我院1999年6月2006年3月治疗的72例膝关节肿瘤患者,失访9例,余63例中40例采用单纯铰链型假体置换(A组),23例采用旋转铰链型假体置换(B组)63例随访时间9月~8年平均3年9个月,按MSTS膝关节评分标准、ambulation scores、关节屈伸度及感染、复发、手术时间进行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2.6625±0.3362h,复发5例,转移死亡3例,感染2例; B组:手术时间2.5722±0.2878h,复发3例,转移死亡2例,感染2例 。B组1例术后发生旋转轴聚乙烯轴套断裂关节脱位,再次手术更换轴套后未再出现并发症,两组无假体松动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去除复发及转移死亡病例后,剩50例, A组32例, MSTS评分平均23.0/30分。 B组18例,MSTS评分平均23.7/30分。两组MST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ambulation scores各分项总分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关节伸直时为0°或接近0°,屈曲度A组119.3750±17.49°,B组125.0000±15.3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按ambulation scores标准,在步行舒适度和快速步行方面,旋转型铰链假体置换组与单纯铰链型假体置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而MSTS标准则未能体现出两组术后功能方面的统计学意义,因此ambulation scores较MSTS评分更灵敏,更适合对膝关节保肢术后功能评价;3.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临床屈伸功能及并发症方面,如复发、感染,未见显著差别,单纯铰链型不会出现脱位,而可旋转铰链型假体有脱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38.
39.
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13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玉明  徐阳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12-11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的特点和不同处理方法。方法:对132例168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单髋关节置换96例,双髋同期置换36例72髋。原发疾病分别为骨关节炎87例,类风湿关节炎21例,强直性脊柱炎24例。所有病例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原发骨质疏松症82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3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骨水泥人工假体置换。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最短1年5个月,最长6年3个月,平均4年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法)术前平均为37分,术后平均随访4.25年,平均评分89分。优良率为93%。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例,骨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用骨水泥固定,能够使假体增加稳定性,而且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将减少。假体选择的个体化,手术操作的精细化以及术后康复治疗具体化等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特别好发于老年人。我院自2001年3月~2004年12月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