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95篇
  免费   2596篇
  国内免费   1904篇
耳鼻咽喉   539篇
儿科学   498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96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001篇
内科学   7128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22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4913篇
综合类   17479篇
预防医学   2578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5966篇
  72篇
中国医学   3006篇
肿瘤学   6289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1051篇
  2022年   964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1124篇
  2019年   1192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1012篇
  2016年   1152篇
  2015年   1247篇
  2014年   2444篇
  2013年   2479篇
  2012年   3275篇
  2011年   3506篇
  2010年   3397篇
  2009年   3377篇
  2008年   3368篇
  2007年   3307篇
  2006年   3165篇
  2005年   2813篇
  2004年   2451篇
  2003年   2263篇
  2002年   2123篇
  2001年   1958篇
  2000年   1834篇
  1999年   1377篇
  1998年   1496篇
  1997年   1499篇
  1996年   1118篇
  1995年   1008篇
  1994年   851篇
  1993年   591篇
  1992年   512篇
  1991年   397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十二指肠液反流对食管上皮的损伤及评价铝碳酸镁对食管粘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16 0只SD大鼠 ,♂ ,2 0只为正常空白对照 (C组 ) ,14 0只行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术 ,术后 2周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予以铝碳酸镁管喂 ,B组管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术后 10周处死所有的大鼠 ,对食管上皮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A、B两组的食管有程度不同的反流性食管炎 ,组织学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鳞状上皮增生、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B组的炎症程度重于A组 (P <0 .0 1) ,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B组有 1例食管微灶腺癌形成。扫描及透射电镜发现B组有Barrett化生的食管上皮典型分泌型肠上皮的特征。结论 铝碳酸镁能有效保护十二指肠液反流的食管粘黏 ,预防及治疗因其所致的多种病理学损害  相似文献   
992.
为减少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漏、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我科 1998年以来采用食管黏膜插入胃浆肌层瓣包套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 10 9例 ,贲门癌患者 11例 ,并与食管癌常规吻合术式进行疗效对比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2 4 0例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插入组12 0例 ,男 87例 ,女 33例 ;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7.8岁。食管癌 10 9例 ,其中病变位于胸中上段 76例、下段 33例 ;贲门癌 11例。行颈吻合术 10 2例 ,弓下吻合术 18例。对照组 12 0例 ,男 92例 ,女 2 8例 ;年龄 4 0~ 70岁 ,平均 5 5 .6岁。食管…  相似文献   
993.
徐光林 《中医杂志》2003,44(10):754-755
目的:观察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以半夏泻心汤为主辛开苦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支气管并发症37例(治疗组),与西沙必利治疗34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以咳喘、胸部闷痛、呼吸不畅为主的支气管并发症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64.71%;烧心、及酸、嗳气等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49%.对照组为58.82%;胃镜下食管粘膜病变总有效率治疗组72.42%,对照组为40.73%。以上3方面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GERD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闭锁(EA)患儿术中护理体会,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对4例EA患儿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术后由于胃管脱落造成食管气管瘘。无低温、无硬肿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结论对EA患儿术中保暖,减少暴露,保持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患儿手术耐受力和术后恢复。同时,对于术后胃管的妥善固定,预防并发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6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 ,局部淋巴结清扫和胃代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术后均辅以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经随访 ,肿瘤多因血循环转移而死亡。结论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临床少见的肿瘤 ,早期手术结合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6.
我院 2 0 0 2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2月收治食管结核患者 3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与诊断 男 2例 ,年龄分别为 4 5岁、70岁 ;女 1例 ,年龄 1 9岁。 3例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 ,食欲减退等症状 ,发病时间 2~ 6个月 ,无盗汗及全身乏力等 ,仅有轻微体重减轻。血沉 2 8~ 4 0 mm/ h者 2例 ,正常者 1例 ;3例血 CEA均正常 ;3例食管 X线钡透均提示 :中段或中上段蠕动差 ,粘膜破坏且不规则 ,并见局限性充盈缺损及狭窄。均诊断为食管癌。1例 70岁患者拒绝电子胃镜检查 ,1例在外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示 :距门齿 2 7cm处食管壁上有 1 .…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 2 4小时监测食管 p H及胆汁变化对反流性食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便携式 p H监测仪及胆汁监测仪同步动态监测 4 5例患者的食管 2 4 h p H及胆汁变化情况。结果  (1) 4 5例受检者中 ,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 15例 (33.3% ) ,十二指肠 -胃 -食管胆汁反流 (DGER) 2 5例 (5 5 .5 % ) ,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 15例同时伴有 DGER。 (2 ) 2 7例 DGER者胆汁反流期间 p H均值 =5 .2 3± 0 .93,酸反流 (p H<4 )时间百分比 =7.87± 15 .80 % ,碱反流 (p H>7)时间百分比 =5 .6 7± 6 .89%。 (3) 2 4 h总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与总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91,P<0 .0 0 1) ,而与总碱反流时间百分比之间未见明确的相关性 (P>0 .35 )。结论 十二指肠 -胃 -食管胆汁反流与胃食管酸反流呈正相关 ,而与碱反流无明显相关性。 2 4 h p 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局限性 ,应同步进行动态 p H和胆汁监测  相似文献   
998.
胸内食管胃吻合瘘手术治疗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57年~2002年6月共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3566例,其中发生胸内吻合口瘘67例(1.86%),其中19例进行二次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9.
刘坚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2):764-764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小儿各类气管、咽喉、食管异物224例,年龄2个月~14岁,其中2~6个月10例,~1岁62例,3岁103例,~5岁27例,~14岁22例。异物的种类有花生、玩具、葡萄、瓜子、骨头、软糖、黄豆、硬币、鱼刺等。有机物占78%,以花生居多,无机物占22%。异物部位:气管或支气管168例,鼻腔或咽部38例,食管或肠道18例。  相似文献   
1000.
小儿腹腔镜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儿腹腔镜外科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标志为StevenGans[1]应用腹腔镜诊断胆道闭锁和性腺发育异常。小儿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七十年代Gans等积极倡导将内镜用于小儿腹部疾病的诊断[1];(2)八十年代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与改进,小儿腹腔镜的应用日益广泛;(3)九十年代小儿腹腔镜外科技术趋于成熟。1990年Gotz首次报告了经腹腔镜行小儿阑尾切除术[2],1992年Gilchrist和Lobe将其应用到阑尾切除术、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其他手术[3]。从此小儿腹腔镜在世界各地开始兴起,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一种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