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56篇
  免费   5852篇
  国内免费   3158篇
耳鼻咽喉   1244篇
儿科学   1064篇
妇产科学   704篇
基础医学   4468篇
口腔科学   1184篇
临床医学   33129篇
内科学   8648篇
皮肤病学   748篇
神经病学   2962篇
特种医学   56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18829篇
综合类   51572篇
预防医学   10225篇
眼科学   3084篇
药学   22273篇
  262篇
中国医学   17313篇
肿瘤学   2693篇
  2024年   818篇
  2023年   3154篇
  2022年   2794篇
  2021年   3617篇
  2020年   3712篇
  2019年   3620篇
  2018年   1793篇
  2017年   3233篇
  2016年   3697篇
  2015年   4676篇
  2014年   8733篇
  2013年   8673篇
  2012年   11307篇
  2011年   12547篇
  2010年   11737篇
  2009年   11047篇
  2008年   12110篇
  2007年   11079篇
  2006年   10052篇
  2005年   10362篇
  2004年   8556篇
  2003年   7466篇
  2002年   6059篇
  2001年   5071篇
  2000年   3972篇
  1999年   2964篇
  1998年   2550篇
  1997年   2244篇
  1996年   2017篇
  1995年   1628篇
  1994年   1258篇
  1993年   739篇
  1992年   652篇
  1991年   591篇
  1990年   503篇
  1989年   492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PV/SMV)时的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包括受侵PV/SMV在内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9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5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2例行受侵血管切除+自体静脉移植。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除1例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d死亡外,均康复出院。15例均随访。存活超过3年者3例,超过5年者1例,存活3~26个月4例。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住内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保障MEBT/MEBO的疗效,探讨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接受MEBT/MEBO治疗的36例小儿重症烧伤患者,总结分析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经验。结果:36例小儿重症烧伤均一次穿刺成功,迅速建立了静脉输液通道,满足了液体量补充。结论:股静脉置管能够有效维持小儿重症烧伤体液循环及静脉药物的供给,有助于MEBT/MEBO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93.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1):1221-1222
  相似文献   
994.
急性心包炎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严重病例需及时处理.否则出现心包填塞危及生命。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12月对17例急性心包炎患者采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观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3l例四肢严重皮肤撕脱伤中,伴骨折2l例,骨外暴露7例,创面占整个上肢80%3例,创面占整个下肢50%2例,通过高压氧治疗及灭菌网状凡土林纱布换药等综合疗法使创面平均在18d内愈合,为四肢严重皮肤撕脱伤摸索了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I)在成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T1蛋白在鼠的成骨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不刺激和刺激的条件下,GIT1和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共同免疫沉淀的方法测定GIT1和ERK1/2相互结合,并且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确定这两种蛋白相互结合的位置;用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磷酸化ERK1/2(p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划痕愈合法检测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结果在成骨细胞内,PDGF刺激导致了GIT1和ERK1/2的相互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发生在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明显抑制了pERK1/2招募至成骨细胞局部粘附内以及PDGF所刺激的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在PDGF刺激下,GIT1招募pERK1/2至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997.
细胞外基质在皮肤低温保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 larm atrix,ECM)作为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之一,在维持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低温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外基质在低温领域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皮肤低温损伤(cryoin jury)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就目前细胞外基质在皮肤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999.
罗哌卡因臂丛阻滞诱发患者过敏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26岁,体重60kg,左前臂尺骨、桡骨及掌骨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在利多卡因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后来本院进一步治疗。术前心电图(ECG)、血、尿常规和凝血功能未见异常,无药物过敏史。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200mg。入室后,采用MP50监测仪(Philips公司,荷兰)测量血压(BP)118/70mmHg(1kPa=7.5mmHg)、心率(HR)62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外周静脉,持续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行左侧肌间沟臂丛阻滞时,找到异感后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批号20050601,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20ml,边注药边回吸,未见血及脑脊液。  相似文献   
1000.
1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主因“持续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0d”入院。患者20d前,感冒后出现头痛,为前额顶部持续性胀痛,服止痛片好转。当地按“鼻窦炎”给予青霉素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头痛继续加重,呈爆炸样,难以忍受,活动后加重,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服止痛片无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