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90篇
  免费   8199篇
  国内免费   2716篇
耳鼻咽喉   765篇
儿科学   1476篇
妇产科学   1229篇
基础医学   3152篇
口腔科学   518篇
临床医学   16698篇
内科学   11185篇
皮肤病学   369篇
神经病学   3642篇
特种医学   26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9篇
外科学   7243篇
综合类   34299篇
预防医学   9600篇
眼科学   528篇
药学   12847篇
  383篇
中国医学   4942篇
肿瘤学   12653篇
  2024年   1511篇
  2023年   5620篇
  2022年   4713篇
  2021年   6176篇
  2020年   5427篇
  2019年   5263篇
  2018年   2324篇
  2017年   3663篇
  2016年   3713篇
  2015年   3704篇
  2014年   5417篇
  2013年   4983篇
  2012年   5864篇
  2011年   5822篇
  2010年   5378篇
  2009年   5053篇
  2008年   7151篇
  2007年   5527篇
  2006年   4519篇
  2005年   5329篇
  2004年   4726篇
  2003年   4413篇
  2002年   3290篇
  2001年   3064篇
  2000年   2253篇
  1999年   1766篇
  1998年   1543篇
  1997年   1268篇
  1996年   1061篇
  1995年   1045篇
  1994年   719篇
  1993年   452篇
  1992年   407篇
  1991年   383篇
  1990年   284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室管膜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变累及脑和脊髓,多发于儿童。基因分型的新分类方法,为室管膜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室管膜瘤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低是造成患儿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儿童室管膜瘤的分型、诊断、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构建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指标,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2月1日骨科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引导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态度、护理相关知识评分及护理质量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护理态度、护理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指标中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合格率、护理有效率、风险评估准确率、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护理质量指标可为骨折患者防护压力性损伤提供客观依据,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鼻塞式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ARDS(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是2017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4例ARDS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52例采纳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通气)治疗,实验组52例采纳NIPPV+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 d后PaCO2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3 d后PH以及PaO2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2)明显低于参照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布地奈德雾化可有效缩短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目的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5例均为女童,年龄7个月~4岁。肿瘤左侧3例,右侧2例;肿瘤直径4.5~8.5 cm。结果5例患儿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癌,本组患儿均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达到完整肉眼切除瘤体4例,与周围组织、血管黏连重,有肿瘤包膜破溃1例;本组患儿术后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5例患儿均未接受术前化疗;1例术后行米托坦治疗,3例仅观察随访,1例患儿术后失访。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完整的肿瘤切除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