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65篇
  免费   6519篇
  国内免费   8004篇
耳鼻咽喉   679篇
儿科学   1176篇
妇产科学   1111篇
基础医学   8091篇
口腔科学   4350篇
临床医学   12422篇
内科学   11057篇
皮肤病学   1211篇
神经病学   2154篇
特种医学   3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8477篇
综合类   29712篇
预防医学   5308篇
眼科学   2616篇
药学   11865篇
  157篇
中国医学   5713篇
肿瘤学   6455篇
  2024年   736篇
  2023年   2499篇
  2022年   2279篇
  2021年   2811篇
  2020年   2565篇
  2019年   2860篇
  2018年   1595篇
  2017年   2459篇
  2016年   2941篇
  2015年   3084篇
  2014年   4591篇
  2013年   4623篇
  2012年   6368篇
  2011年   7337篇
  2010年   6692篇
  2009年   6941篇
  2008年   7412篇
  2007年   6756篇
  2006年   6455篇
  2005年   6573篇
  2004年   5605篇
  2003年   4663篇
  2002年   3932篇
  2001年   3420篇
  2000年   2337篇
  1999年   1844篇
  1998年   1332篇
  1997年   1163篇
  1996年   956篇
  1995年   818篇
  1994年   626篇
  1993年   418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牛东生,为青海省名老中医。行医50多年,学验俱丰。特别是他调理脾胃诸法,颇能开拓临证思路,特归纳如下,以飨同道。1益气健脾法:适用于内伤脾气,脾不健运之证。证见头晕,食后不化,神倦食少,甚至气短懒言,腹胀泄泻,四肢浮肿,小儿疳积等,也常用于病后调理。常用药物:党参、黄芪、黄精、白术、茯芩、炒扁豆、山药、莲籽、炙甘草、红枣等。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对小儿脾虚不运,停滞为积,饮食减少,食后不化者,亦可运用本法治疗。2温阳健脾法:本法为脾寒而设。每因贪食生冷,损伤脾阳,或由脾气虚发展而来。证见脘腹…  相似文献   
992.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多见老年人,由于该区血运丰富,各种治疗方法多能达到骨折愈合,但若处理不当易发生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我院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8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130°成角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58—74岁,平均68岁。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1例。其中车祸3例,摔伤18例。稳定型4例,非稳定型17例。  相似文献   
993.
胰腺癌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胰腺癌的基因治疗厉周黄宗海杨继震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普外科广东省广州市510282Subjectheadingspancreaticneoplasms/therapy;genetherapy;insulinlikegrowthfactor;int...  相似文献   
994.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类生物制品,它标志着我国新生物药品开发跃上新的台阶。显示了我国医药界紧跟世界高科技发展方向、创制生物工程新药品的潜在实力。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动物接种方法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抗体对骨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将OS 732骨肉瘤细胞以 1 0 70 / (mL·只 )的剂量接种于BALB/C型裸鼠腋窝部皮下 ,并分成 4组 :A组于接种次日于瘤体局部注射VEGF抗体 ,B组于接种后 2周瘤体局部注射抗体 ,C组于接种次日于瘤体局部注射PBS ,D组不注射抗体。VEGF注射剂量为 2 0 0 μg/ (只·次 ) ,每周 3次 ,共 3周。 4周后处死A、C2组裸鼠 ,6周后处死B、D 2组裸鼠。每组均取出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计算肿瘤体积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A组的肿瘤体积小于B、C、D 3组 ,在接种后 2 5d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B、C、D 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4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的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提示 ,VEGF抗体对骨肉瘤早期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作为转移病灶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和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检测在妊娠晚期气囊助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妊娠晚期有引产指征的 15 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5 0例。A组在气囊助产前使用宫颈IGFBP 1检测作为引产时机预测 ,B组在气囊助产前使用宫颈Bishop评分作为引产时机预测 ,C组则单纯催产素引产同时使用宫颈Bish op评分作为引产时机预测。【结果】总引产时间、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 ,A、B两组较C组短 (P <0 0 1) ;A组总引产时间较B组短 (P <0 0 5 ) ;A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较B组短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阴道分娩率A组 >B组 >C组 ,剖宫产率A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促冠状动脉血管新生的效果.方法:无菌条件下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将bFGF基因克隆于原核系统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杆菌pBV220-bFGF)/DH5α,经诱导表达后超声破碎,上清液经过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程序及Heparin-Sepharose亲和程序两步纯化,得到纯度高达99%的rhbFGF,透析出盐、滤菌后备用.将自制的rhbFGF蛋白,直接四点注入兔缺血心肌内,通过病理切片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电镜及冠脉造影观察缺血心肌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1)术后不同时间描记的ECG变化及术后24 h,48 h心肌酶的改变均证实兔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制作成功.(2)结扎LAD后6周(短期)及12周以上(长期),rhbFGF组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病理切片,随机观察10个高倍视野无平滑肌小血管计数分别为6周:41.13±10.04,30.33±3.21,P<0.01;12周以上:50.50±9.20,32.63±7.25,P<0.01;20周:52.44±6.59,32.00±3.06,P<0.01;有平滑肌血管计数分别为6周:16.25±5.23,10.75±4.25,P<0.01;12周以上:16.88±4.87,11.25±5.09,P<0.01;20周:16.25±2.22,11.00±3.35,P<0.01.(3)图像分析计算较大血管(管径≥100 μm)平均管壁厚度,rhbFGF组与NS对照组术后6周分别为:(19.70±9.94)μm,(18.88±9.65)μm,P>0.05;12周以上分别为:(29.87±12.96)μm,(24.13±11.33)μm,P<0.01;20周分别为:(28.48±12.13)μm,(23.25±10.02)μm,P<0.01;平均管壁厚度与管腔大小的比值rhbFGF组与NS对照组6周分别为:0.32±0.18,0.24±0.12,P<0.01;12周以上分别为:0.33±0.14,0.25±0.09,P<0.01.20周分别为:0.32±0.11,0.25±0.16,P<0.01;(4)电镜观察:与NS对照组相比rhbFGF组心肌细胞间可见大量毛细血管生长;(5)结扎LAD6周rhbFGF组冠脉造影可见侧枝血管形成.结论:rhbFGF有急性扩张冠脉及限制心肌梗塞面积的作用,缺血心肌内注射rhbFGF能促进冠状动脉血管新生,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研究重组生长激素在75岁以上老年人腹部围手术期应用的作用.方法:将7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机分为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术前、术中处理基本相同,rhGH组术后第1天开始用重组人生长激素4U,每日1次,连续5天.结果:术后第5天rhGH组低蛋白血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术后第8天rhGH组转铁蛋白、前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精神、食欲也好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前者比后者缩短3天.  相似文献   
1000.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伤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兔创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采用兔背部刀割伤模型,将rh-aFGF溶液隔日一次滴注于创面,用创面照像、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伤后第4、8、12、16天创面面积,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伤后第8、16天取创面组织,观察创面的病理学变化,包括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情况。结果:rh-aFGF可明显加速兔皮肤创伤的愈合,使创面面积明显缩小(P<0.05),使伤腔容积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检查:rh-aFGF组创面伤后8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多,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伤后16天,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结论:rh-aFGF对兔背部刀伤创面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