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5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88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146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692篇
神经病学   631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2858篇
预防医学   51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285篇
  41篇
中国医学   1435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33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汪佩Xiu 《中国药事》1996,10(5):334-335
氧化锌软膏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汪佩(安徽省淮南市药品检验所232007)氧化锌软膏为收敛药,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等,疗效显著,是临床上常用药品。本品原料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采用络合量法。络合量法作为经典方法,结果可靠,终点明显。但对于...  相似文献   
92.
酞丁安对映体合成及其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酞丁安(3-酞酰亚胺-2-氧-正丁醛双缩氨硫脲,TDA)是药物研究所创制的抗病毒新药。为了研究其对映异构体(R),(S)-TDA对病毒活性及毒性是否有差异,并与消旋酞丁安(RS)-TDA的抗病毒活性及毒性进行比较,本文分别用已知构型的(R)-与(S)-丙氨酸为原料,通过缩合等6步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S)-TDA,并与外消旋酞丁安比较其抗病毒活性及毒性。三者的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与对细胞的毒性差别不大,说明消旋酞丁安临床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报道了用GC/MS方法及衍生化技术研究6甲氧基正丁苯酞(MBP)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转化结果。6甲氧基正丁苯酞在苯巴比妥(P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中主要转化为3羟基、γ羟基取代物,6羟基正丁苯酞与一个环氧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4.
抗湿灵软膏外擦阴囊湿疹38例周小萍,陈再兴,陶水仙(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317000;)(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称阴囊湿疹为“肾囊风”。笔者采用中西药合用,自制成抗湿灵软膏,外擦治疗30例本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8例,年龄最小6岁...  相似文献   
95.
吡哌酸锌对小鼠烫伤感染的体表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吡哌酸锌软膏对烫伤后常见的感染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并与阳性对照药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对比。方法取18~22克小鼠,在麻醉下将其尾部造成烫伤,然后再分别将其尾部没入绿脓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内,使其感染,尾部套上塑料管,将不同浓度的吡哌酸锌,磺胺嘧啶锌软膏及磺胺嘧啶银霜注入管内,封闭,连续观察14d内小鼠死亡现象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综合计算法计算各药ED50为:(1)金黄色葡萄球菌,吡哌酸锌软膏ED50=69.84±18.27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73.49±19.98mg·kg。(2)绿脓杆菌,吡哌酸锌软ED50=58.16±15.22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80.1±2.24mg·kg-1。磺胺嘧啶锌软膏浓度低于0.4%即有明显抗菌作用。结论吡哌酸锋软膏、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软膏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前两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吡哌酸锌软膏的抗菌作用比磺胺胺嘧啶锌强。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粘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黏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系统评价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9月,检索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RevMan 5.4软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7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 = -3.31,95% CI:-4.37~-2.25,P<0.001),试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 = -1.96,95% CI:-2.73~-1.19,P<0.001),试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MD = 15.95,95% CI:6.14~25.76,P<0.001),试验组患者抑郁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 = 2.69,95% CI:1.61~4.49,P<0.001)。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67,95% CI:0.54~5.14,P = 0.37)。结论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MBP、MCP-1、ET-1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数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NIHSS评分、mRS评分、MBP、MCP-1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BI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IB、PV、红细胞聚集指数、HCT、MBP、MCP-1、ET-1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BP、MCP-1及ET-1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9.
张雄  周江  李涛  郝琪伟  李胜  杨刚  李腾  李建雄  乔培宇  张鑫 《海南医学》2023,(15):2129-2134
目的 探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调节磷脂酞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30μg/mL、60μg/mL和120μg/mL) ART组。比较不同组别Hep G2细胞的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数量、侵袭数量以及Ki-67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MMP9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的磷脂酞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的蛋白酶B (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ART作用于HepG2细胞后,30μg/mL组、60μg/mL组和120μg/mL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1.73±8.39)%、(65.26±6.48)%、(44.27±4.66)%,Ki-67蛋白表达分别为0.76±0.11、0.43±0.09、0.29±0.04,分别与对照组的(100.00±10.51)%、0.98±0.16比较均明显降低,且ART浓度越高,细胞增殖率和Ki-67蛋白...  相似文献   
100.
任庆萍  赵嘉诚  林海  王玮 《海南医学》2023,(10):1397-1401
目的 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急性脑梗死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保护脑神经、改善脑缺血、降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以及多巴胺(DA)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