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4篇
  免费   943篇
  国内免费   515篇
耳鼻咽喉   17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0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82篇
内科学   35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7635篇
预防医学   2115篇
眼科学   13100篇
药学   2864篇
  50篇
中国医学   165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1334篇
  2013年   1347篇
  2012年   1674篇
  2011年   1753篇
  2010年   1754篇
  2009年   1754篇
  2008年   1726篇
  2007年   1573篇
  2006年   1491篇
  2005年   1418篇
  2004年   1307篇
  2003年   1354篇
  2002年   1053篇
  2001年   1086篇
  2000年   871篇
  1999年   726篇
  1998年   594篇
  1997年   613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病人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6个月,统计2组角膜散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水平、并发症(脉络膜脱离、滤过泡漏、一过性眼压增高、角膜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2组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增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较术后1周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前房深度较术前增高、眼压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 < 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4%)低于对照组(23.53%)(P < 0.05)。结论联合采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病人,可有效增大前房深度,降低眼压,提高病人最佳矫正视力,且手术源性散光程度较轻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与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130只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青光眼组69例(76只眼)和合并糖尿病组51例(54只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于小梁切除术前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到内巩膜层的垂直距离(即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通过软件计算自动获得脉络膜平均厚度,观察并与术前比较是否有改变。结果: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和脉络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梁切除术后2周,合并糖尿病组脉络膜厚度比青光眼组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视力与眼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情况,两组视力与脉络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眼压在术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6,P=0.00)。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于小梁切除术后对脉络膜厚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WASCA-SBK)矫正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WASCA-SBK治疗的56例(112只眼)近视患者,记录术前以及术后2w、1月、3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及高阶像差。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0.05)。术后3月全部术眼UCVA≥1.0。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3月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术后等效球镜均较术前显著降低(<0.05)。术后2w、1月及3月等效球镜度数(SE)在±0.5D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92%、98%、95%,全部术眼SE均在±1.0D范围内。术后3次随访,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 RMS)均较术前显著增高(<0.05),以球差为主,彗差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 WASCA-SB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手术效果的稳定性佳,但术后高阶像差仍然增加,且以球差为主。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279-282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80例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対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治疗前后眼内压(IOP)、CNV面积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变化进行对比,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IOP、CNV面积和CRP均明显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明显升高,CMT明显降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患者BCVA高于对照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多种眼科疾病或系统疾病会出现视盘及盘周血流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项无创、可重复的眼科成像新技术,可提供高精度盘周血流密度图像。近来,诸多研究报道OCTA在青光眼等眼病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其他系统疾病中的新发现。本文就盘周血流特点、OCTA在各种疾病状态下盘周血流变化中的应用作系统综述,并讨论OCTA的诊疗价值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9.
1000.
青光眼是目前三大致盲眼病之一,人群发病率高达1%,临床表现为眼压升高、视力受损等症状,从而损伤视神经纤维,导致了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强调早期发现,若治疗不及时,视功能损伤不可逆,严重者可致盲。青光眼需要长期用药,增加眼部血流量,降低眼压,但长期用药患者会引发异物感、结膜充血、虹膜色素沉着等症状,损害泪膜功能。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一种新型抗青光眼药物,每日1次即可发挥持久的降眼压效果,患者依从性高,临床效果显著[1,2]。对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青光眼患者泪膜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