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162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持续化疗泵(Infusor LV)是一种轻便的抛弃式输注装置,可用于一切持续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5-FU)、丝裂酶素、顺铂等的输注,尤其适用于非卧床的肿瘤化疗病人.此外,也广泛应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方面.目前化疗中5-FU应用较多,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血液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可持续杀伤S期肿瘤细胞.我们科采用柏特公司生产的Infusor LV进行5-FU连续静脉给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任丽芸 《护理研究》2006,20(5):1159
临床上为病人输入一些计量特剐精确的液体时,常常用到输液泵,而输液泵管价格较高.假如天天更换,有些病人难以承受这种经济负担。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一次性输血器能够代替输液泵管在输液泵中的应用,而且价格低廉、实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持续静脉输注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吗啡(CIM)进行腹部手术后镇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40例腹部大中手术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实验组接受CIM法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肌注哌啶镇痛(IMP)。实验组20例术后24h内镇痛效果均达Ⅰ~Ⅱ级,而对照组肌注哌啶后2h内有70%患者达Ⅰ~Ⅱ级,仅10%患者在肌注2h后仍保持Ⅰ~Ⅱ级的镇痛效果。实验、对照组患者术后24h睡眠时间分别为6.2±1.9h和4.0±1.2h(P<0.01)。CIM法术后肠道通气时间短于IMP法,分别为54±13h和66±11h(P<0.01)。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SpO_2等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吗啡法镇痛效果优于常规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应用便携式弹性输液泵在肿瘤化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2008年3月48例癌症化疗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实验组采用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置管连接输液泵实施持续泵入氟尿嘧啶(FU)24 h~72 h;对照组24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化疗方式,直接从外周静脉输注FU连续5 d,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病人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置管连接输液泵持续化疗,毒副反应轻,可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65.
输液泵是现代医疗护理的必备设备,在微电脑控制下能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与报警.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微电脑输液泵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68例恶性肿瘤化疗患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化疗和泵输注法化疗,观察两组病人化疗的效果。结果 泵输注法比常规方法效果好,毒副反应少。结论 应用微电脑输液泵输注化疗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朱建丽  田丽 《天津护理》2002,10(4):171-171
智能输液泵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输液装置,它用微机实施全面控制,以直线蠕动泵为动力源,配以多路传感器实施监控,能满足多种情况的输液要求,特别是在全麻手术中输注静脉麻醉药,能准确地掌握每小时的用药量,为全麻手术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中管理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抢救32例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中,使用输液泵进行快速大量输血休在20分钟内,输液泵组输入全血量420.59土99.66ml,明显多于增加输血管道,内压力、血袋外加压增加输血通道对照组(p<0.01),完全能达到在中、重度失血性休克时的输血速度要求,未发现急性机械性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9.
2种气道湿化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气道湿化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2例,A组应用输液泵控制进行持续气道湿化,B组应用输液器控制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观察2组日平均吸痰次数、平均吸痰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结果 A组日平均吸痰次数、平均吸痰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吸痰即刻和吸痰后5min经皮血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输液泵控制对建立人工气道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对患者呼吸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优于输液器控制湿化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输液泵输注甘露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输注甘露醇的病人1620例次分为两组,每组810例次,观察组用输液泵输注,对照组采用重力法输入,观察两组外渗发生例次和面积以及外渗的血管部位.结果:两组外渗发生例次和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外渗例次多于对照组,外渗面积大于对照组;两组外渗的发生均与选择静脉的直径呈负相关.结论:输液泵不能用于加压输注甘露醇,但在重力法输液的流速能达到甘露醇使用要求时,可用输液泵恒速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