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方法及管理措施。方法取2004年1~6月在普外科择期手术行全麻的108例成人患者作为非评估组,由护士不作评估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将2005年同期的152患者作为评估组,护士综合评估、决策后再选择留置针头开放静脉,并采用分步法静脉输液和输液安全管理。结果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从85.2%提高到96.7%(P<0.05),未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回顾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中为病人施行控制性降压的护理经验。配合麻醉科对326例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病人实施控制性降压,降压前注意心理护理,做好各种监测的准备,尤其是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术中通过加强输液的管理,良好的体位安放,连续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加强循环系统管理等。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其护理。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肩关节手术单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能很好地满足手术要求,切皮时往往疼痛,需要辅助静脉全麻,而静脉全麻很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给术中管理带来诸多困难。而加用局部浸润麻醉不便于电刀使用。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毕全麻苏醒期并发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相关因素,为手术室护士采用不同的预防策略和实施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5例肾移植手术全麻苏醒期并发肺水肿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移植手术全麻苏醒期并发肺水肿与术前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手术应激、术前血液透析时间长、尿量恢复时间延迟、术中术后液体正平衡显著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多种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患者均抢救成功,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只要对肾移植手术全麻苏醒期并发肺水肿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估计,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手段,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严格术中输液管理,尽快恢复肾功能,可以降低肺水肿的发生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操作技术,密切配合抢救,则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输液温度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输液温度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岁以上开腹全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温下输液,观察组采用加温器控制输液温度约37℃,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体温下降值、复苏后完全清醒时间、围手术期低体温综合征例数及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例数。结果:对照组较观察组围手术期体温下降辐度大,麻醉复苏后完全清醒时间延长,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例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输液能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帮助术后尽早复苏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全麻后导尿术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减少全麻手术术前导尿给病人带来的不良刺激,我们对全麻手术病人由传统的术前导尿改为全麻诱导后导尿,并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1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实验组在全身麻醉后给予导尿,对照组在术日晨全麻前导尿。将两组病人对于疼痛刺激的程度及心律、血压的变化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全麻诱导后导尿能减少病人术前清醒时导尿带来的不良刺激,减轻病人痛苦,稳定病人情绪,使病人能顺利、平稳、安全的接受手术。结论全麻手术病人在全麻诱导后导尿效果可行,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麻醉及手术中输入葡萄糖溶液,输入多少葡萄糖,输入葡萄糖时血糖值应在多少为理想血糖值,我们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手术中以不同速度输注葡萄糖溶液并和无输注葡萄糖组对照,观察各组的血糖变化,旨在知道糖尿病手术中输液,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降低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以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为依托,结合我院特点和临床环境,构建低体温防护策略;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以我院麻醉手术科一部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年4—6月进行PDCA循环干预前的基线调查,7—9月进行PDCA循环干预,比较PDCA循环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结果 PDCA循环干预后,手术室形成了具有循证依据的低体温防护策略及审查指标,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由49.8%降低至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法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3M透明敷料为一种新型输液贴膜,其规格为6cm×7cm,适用于术中输液时固定静脉导管针。由于其粘性好、轻薄、透明度高,可用于手术中粘贴病人的上下眼睑,以保护全麻病人的角膜;并将术中从病人眶内取出的异物用其粘于病历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苏醒延迟的高危因素。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160例全麻手术老年患者按照苏醒情况分为A组(35例,苏醒延迟)和B组(125例,无苏醒延迟)。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的术中输液量、入室GCS评分、开颅手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占比均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输液量>52 mL、入室GCS评分≤8分、开颅手术为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全麻术前应综合评估患者发生苏醒延迟的风险性,选取合适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1.
389例小儿全麻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89例小儿全麻手术后的护理体会276001山东临沂地区儿童医院张松玲,孙新华全麻是小儿外科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8岁以下儿童实施全麻手术389例,在术后全麻清醒期护理中,我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  相似文献   

12.
全麻术中护理,不但要求手术室护士能顺利的配合医生实施手术,而且要协助医生保证病人安全、平稳地渡过手术关,防止术中意外发生。本文介绍一例全麻病人术中出现溶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实施全麻的短小手术时,常存在静脉穿刺困难,麻醉诱导、术中气道管理难度大,术后苏醒延迟等问题。笔者将对40例小儿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进行全麻,以探讨其在小儿施行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控制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评价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实施环节管理模式前后新生儿输液外渗发生率、输液外渗发生程度以及发生输液外渗后护士主动上报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运用环节质量管理,能有效降低输液外渗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提高护士输液外渗的主动上报率;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显著意义 (P﹤0.01)。结论 在控制新生儿输液外渗中合理运用环节质量管理,能提高新生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与安全,为临床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谢瑾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45-5646
目的降低病房输液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方法分析病房静脉输液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后,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减少,输液患者的满意率上升。结论对输液潜在风险采取预防性管理能减少输液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在静脉治疗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小组,确定静脉治疗质量重点监控指标,制订项目管理计划,修订制度标准并实施项目管理。结果项目管理实施后,高危药物外渗率降低(P0.01),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降低(P0.01或P0.05),静脉导管维护合格率和输液工具选择的正确率均提高(P0.01)。结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持续监控,能有效促进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提高了输液工具选择的正确性,提高了静脉导管维护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近两年采用臂丛阻滞联合全麻完成小儿上肢手术,包括肩部(含锁骨)、上臂、前臂,手术历时26~270 min。与同期全麻(手术部位、时间、年龄、分布无差异)比较,对比第2次追加药物时间和术中出现低氧血症例数,探讨两者之间有无差异。全部病例均经家属知情同意。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插管全麻与不合作患儿操作前需基础麻醉完成的手术未列入本研究。全部病例都满足以下条件:ASAⅠ~Ⅱ级,年龄5~12岁,术前6 h禁食2 h禁水;能配合输液、臂丛阻滞等操作,但恐惧手术需在麻醉或睡眠状态下完成手术。符合条件的有47例(设为联合组),与同期全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6月实施靶向预控护理前120例全麻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复苏管理;将2017年7月~2018年2月实施靶向预控护理后120例全麻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躁动问题加用靶向预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麻醉复苏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靶向预控护理开展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效果较好,可降低躁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预防乳腺癌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在本院手术室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全程输入经恒温水箱加温至40℃的液体;实验组手术全程输入经专用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加温至40℃的液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15、30、60、90、120、150min,术终瓶中液体温度(tⅠ)及输液管接近患者输液端液体温度(tⅡ)、体温及低体温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tⅠ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全麻插管30min后各时点tⅡ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全麻插管后60min,对照组各时点tⅡ低于tⅠ(均P0.05),而实验组患者各时点tⅡ明显高于tⅠ(均P0.01);在两种方式的加温输液中,全麻插管90min后,实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术终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静脉输入恒温水箱加温液体相比,输入经专用输血输液加温仪加温液体能提供更确切的液体温度,更能保障术中患者的体温于正常水平,这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深静脉输液时采血做血液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可行性研究。方法:20例手术病人于全麻后行股静脉穿刺置入静脉导管,输液1000ml后停止输液1min,抽血5ml,同时于肘正中静脉抽血5ml,分别行血Na^ ,K^ ,Cl^-,红细胞压积,肾功能检查,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深静脉输液时与浅静脉采血做血液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通过已备深静脉导管直接抽血,能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降低住院费用,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