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移动式床边X射线机,由于移动灵活,便于对行动不便和危重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因此逐渐走进大中型和专科医院.但移动式床边X射线机放射防护困难,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及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照射,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为消除或减少床边X射线机带来危害,目前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和X射线机生产厂家,急需需要研究出预防控制措施.本文通过对2008 度床边X射线机防护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辐射诱导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比较其与散发型脑膜瘤的差异。方法1例76岁女性病人,46岁时因ACTH腺瘤行全脑放射治疗,病程中先后出现甲状腺癌、淋巴瘤和颅内多发性脑膜瘤,脑膜瘤分别位于右侧颅后窝、右额凸面、鞍结节。并对右侧颅后窝脑膜瘤行伽玛刀治疗。结果随访6年,右侧颅后窝处脑膜瘤控制良好。右额凸面、鞍结节肿瘤体积明显增大,且出现新病灶。结论辐射诱导脑膜瘤多表现为高级别、多发、易复发的特点。高精度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控制病灶,同时避免额外的辐射。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血清内皮素(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改变并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9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照射加氨溴索组(B组)30只、单纯照射组(C组)30只、正常对照组(D组)6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前三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 Gy/次,1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 Gy),于照射开始后第4、6、8、12、26周5个时间点分别处死A、B、C组各6只大鼠,取血清标本进行ELISA检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相血清ET-1和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3组血清ET-1水平于照射后4周进行性升高,8周达高峰,12周开始下降;3组血清TNF-α水平4周进行性升高,12周达高峰,26周开始下降.A组各时相大鼠血清ET-1、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P<0.05),且各时相值与B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T-1、TNF-α水平的变化能反映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益气活血中药能够降低血清ET-1、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1964—2003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426例骨肉瘤患者,其中15例诊断为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描述其发生率,发生时间,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病理亚型以及治疗情况。随访并应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2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中1例局部残留,6例术后局部复发。复发间隔时间5—19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生存时间介于7~41个月,平均18个月。1年和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和24%。影像学上有大量骨形成的女性患者较仅有少量或无骨形成男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增高。预后分析显示年龄、放疗剂量、放疗后骨肉瘤发生时间、肿瘤大小和治疗情况可能不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是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差。手术联合术前术后化疗有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5.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刚出生的宝宝,五脏六腑完全裸露,胸腹只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经详查发现,产妇的办公桌附近摆放着一台办公用复印机,且使用频率相当高,祸首被疑就是这台办公用复印机,办公用复印机辐射性很强,可加大新生儿畸形发生率。  相似文献   
46.
复方龙眼参注射液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复方龙眼参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复方龙眼参注射液对失血性贫血、化学损伤性贫血和辐射性贫血原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复方龙眼参注射液使失血性贫血、化学损伤性贫血、辐射性贫血的小鼠Hb、WBC及RBC显著增加。结论:复方龙眼参注射液有明显的抗贫血作用和升高白细胞作用,对造血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复方龙眼参注射液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复方龙眼参注射液对失血性贫血、化学损伤性贫血和辐射性贫血的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复方龙眼参注射液使失血性贫血、化学损伤性贫血、辐射性贫血的小鼠Hb、WBC及RBC显著增加。结论:复方龙眼参注射液有明显的抗贫血作用和升高白细胞作用,对造血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8.
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放射治疗的效果与肿瘤细胞对辐射敏感度密切相关。ATDC基因也称为TRIM29,在人体众多肿瘤中高表达,具有显著的抗电离辐射的特性。本文综述了ATDC抗电离辐射的特性与DNA损伤修复程序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为临床肿瘤放射治疗的合理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当归、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抗辐射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应用的迅速发展,人们与放射线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遭受辐射损伤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