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7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600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1030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634篇
内科学   1820篇
皮肤病学   309篇
神经病学   251篇
特种医学   2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701篇
综合类   4371篇
预防医学   1303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1944篇
  16篇
中国医学   1025篇
肿瘤学   355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刘华春 《中国病案》2013,(11):35-37
针对一些病案首页医师书写的疾病诊断在ICD-10第三卷书中无法直接查到,致使对其分类编码困难,诊断书写不规范及某些编码疑难的诊断是编码困难的主要原因,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资源,编码人员需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这一知识宝库的资源,查找网络相关内容获得“编码疑难的诊断”ICD-10编码。  相似文献   
992.
抗炎白细胞介素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 4、1 0、1 3(IL 4、IL 1 0、IL 1 3)是主要由Th2 细胞产生的三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 ,它们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 ,诱导IL 1ra的产生 ,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及炎症介质的生成 ;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分泌介导体液免疫反应 ,因而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本文概述它们在肾小球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治疗性细胞因子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发育、代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亲脂性的甲状腺激素可以直接扩散到细胞内,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甲状腺激素进出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转运体介导的,这些甲状腺激素转运体的出现将有助于探讨甲状腺激素的组织特异性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夏雨 《大家健康》2010,(7):44-45
妈妈,对不起。今年春节我没有回家。我知道你从很早就开始准备着我爱吃的家乡特产,很早就在计划,我到家那天给我煨哪一种汤。我甚至知道,你在日历上画了无数个倒数的红圈。可我临时决定不回家了,但是忙到忘记给家里去一个电话。年底加斑时接到你的电话,正在忙碌的我只是不耐烦地回答:太忙了,车票又难买,今年的奖金还没着落,不打算回去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以Eμ-BCL10转基因(transgenic,Tg)小鼠为模型研究BCL10高表达引起MALT淋巴瘤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PCR鉴定Eμ-BCL10转基因小鼠,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10转基因蛋白的表达,组织学方法显示BCL10Tg小鼠脾脏MALT淋巴瘤的前体细胞-边缘带(marginalzone,MZ)B细胞扩增,流式细胞仪鉴定脾脏边缘带B细胞并分离出这群B细胞用于抗凋亡机制的研究,使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边缘带B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CR鉴定BCL10转基因阳性(Tg/+)小鼠,Western blotting证明内源性BCL10蛋白在Tg/+和非转基因野生型(widetype,WT)小鼠中表达的水平相同;BCL10Tg/+小鼠BCL10蛋白的表达量是WT小鼠的2倍。组织学染色显示,BCL10Tg/+小鼠脾脏增生的B细胞可能是边缘带B细胞,将这群B细胞用CD21、CD23染色并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证明这群增生的B细胞正是CD21high/CD23low的边缘带B细胞。为了进一步研究边缘带B细胞的增生机制,采用CD43、CD23双染,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BCL10Tg/+以及WT小鼠的边缘带B细胞。BCL10Tg/+小鼠的边缘带B细胞群约30%可以在含5%FBS的RPMI-1640中存活1周以上,而WT小鼠的边缘带B细胞群在第3天几乎全部死亡(P<0.01),这一结果说明,BCL10的高表达引起边缘带B细胞的抗凋亡效应。Anti-IgM诱导边缘带B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BCL10高表达保护anti-IgM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BCL10高表达引起脾脏边缘带B细胞扩增,扩增的B细胞具有抗凋亡特性,这种抗凋亡特性影响抗原受体信号传导途径。这些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因BCL10高表达而引起的MALT淋巴瘤的发病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96.
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0是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与毛发的生长调控密切相关。实验拟观察白细胞介素10和神经生长因子在斑秃患儿斑秃周围毛囊中的表达。选取2006-03/2007-02于本科首次就诊的60例原发性斑秃患儿,取斑秃周围1 cm 范围内松动毛发约30根;另取20名无毛发疾患儿童的欲脱落头发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所有受试者毛囊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显微镜下见所取毛发毛囊均处于退行期样改变。斑秃组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为阴性,而对照组的表达为阳性;白细胞介素10 mRNA的表达对照组亦高于斑秃组(P < 0.05)。白细胞介素10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异常与斑秃有关,其表达的减弱可能参与斑秃的发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IL-6、8、10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发病后第1、3、7d和15例健康体检者第1d的血清IL-6、IL-8、IL-10进行检测。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相比,IL-6、IL-8均在发病后第1、3d明显增高(P〈0.05);第7d结果相差不大(P〉0.05);IL-10在第1、3、7d逐渐增高(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的监测可以为早期临床治疗及康复干预提供试验指标,以便控制脑卒中的进展及复发。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支架置入宿主体内宿主所发生的变化与置入预期效果有何关系?文章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宿主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并分析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4-01/2006-12应用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35~79岁。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AHA)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75例置入Cypher支架。31例置入Firebird支架。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所有患者于支架置入前、支架置入后48 h和支架置入后6个月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 结果:10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支架置入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6例患者发生了再狭窄,另70例患者没发生再狭窄。②置入后再狭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含量随着支架置入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 < 0.01),且明显高于置入后无再狭窄患者(P < 0.01)。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炎症因子含量升高,在支架置入后出现再狭窄的患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9.
大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对急性胆囊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胆囊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随机分成大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抗炎、镇静、解痉、止痛、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大黄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粉5g吞服,3次/天。结果: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内毒素(LPS)含量基本一致(P0.05)。治疗开始后,大黄组IL-6、LPS含量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05),大黄组IL-10含量升高速度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内排便总次数大黄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SIRS好转时间大黄组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对急性胆囊炎合并SIRS患者的血浆IL-6、IL-10、LPS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SIRS的病程好转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维生素D3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前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探讨其治疗RA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TGP联合维生素D3辅助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IL-10的浓度,同时评价患者病情活动性及疗效.结果 RA患者血清中IFN-γ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TGP联合维生素D,治疗后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提高(P<0.01).结论 TGP联合维生素D3可以降低RA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同时升高IL-10水平;有利于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同时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能改善RA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