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目的 研究炒白芥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明确其中的有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采用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炒白芥子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苯乙酸-2'-醛基-5'-呋喃甲酯(Ⅰ)、对羟苯基乙腈(Ⅱ)、对羟基苯甲醛(Ⅲ)、胡萝卜苷(Ⅳ)、软脂酸-1-单甘油酯(Ⅴ)、β-谷甾醇(Ⅵ)、芥子酸(Ⅶ)、对羟基苯甲酸(Ⅷ)、对羟基苯乙酸(Ⅸ)和双(5-甲酰基糠基)醚(X).结论 上述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炒白芥子中分离得到,其中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白芥子醛(sinaldehyde),化合物Ⅱ,Ⅴ,Ⅶ~X为首次从生白芥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软脂酸 (P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 1 3种可能阻断P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物质 ,与PA共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用MTT比色法测定HUVEC在不同条件下的存活率。结果 ①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 (-N 硝基L 精氨酸 ,L NNA)能部分阻断P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死亡 [1 5 μmol LL NNA+2 0 0 μmol LPA组与 2 0 0 μm LPA单独作用组比较细胞生存率增加了 4 3.5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 ) ]。②一氧化氮供体 (硝普钠 ,SNAP)可加重细胞死亡 [5 μmol LSNAP +2 0 0 μmol LPA组细胞生存率较 2 0 0 μmol LPA单独作用组减少了 32 .5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 ) ]。④Ca2 + 阻断剂、Ca2 + 通道拮抗剂、PPARr激动剂、PKC阻断剂、PKA抑制剂、神经酰胺 (CER)阻断剂、抑制K内流的异黄酮、前列腺素 (PGE)、VitE、抑制蛋白合成的ML 7均未能阻断PA诱导的细胞死亡。结论 过量的NO生成与软脂酸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Ca2 + 、PKC、PKA、CER、PPARr、PGE均未参与软脂酸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蛋白在软脂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改变,探讨ERS与脂变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软脂酸钠(饱和脂肪酸)诱导建立L02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软脂酸钠72 μmol/L)。MTT法筛选软脂酸...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否能够促进肝细胞脂质积聚,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HepG2肝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NF-α组(TNF-α2ng/mL或20ng/mL)、软脂酸组(软脂酸0.08mmol/L或0.2mmol/L)及联合组(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处理24h,应用化学酶促-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TG含量。进一步选取TNF-α20ng/mL和软脂酸0.08mmol/L,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内脂质积聚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SREBP-1、FAS、ACC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单纯TNF-α组TG含量[TNF-α2ng/mL组(0.344±0.093)μg/μg、TNF-α20ng/mL组(0.329±0.068)μg/μg]分别较空白对照组[(0.192±0.048)μg/μg]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组(0.451±0.096)μg/μg、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组(0.821±0.257)μg/μg、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组(1.032±0.286)μg/μg、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组(2.134±1.049)μg/μg]分别较软脂酸组[软脂酸0.08mmol/L组(0.247±0.069)μg/μg、软脂酸0.2mmol/L组(0.341±0.031)μg/μg]显著升高(P<0.05);②油红O染色进一步显示,TNF-α促进肝细胞内脂质积聚。③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单纯TNF-α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SREBP-1、FAS、ACCα的表达均增加(P<0.05);联合组与软脂酸组相比,肝细胞内SREBP-1、FAS、ACC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TNF-α促进HepG2肝细胞内脂质积聚,增加SREBP-1、FAS、ACC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UVECs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以0.4%牛血清白蛋白处理;软脂酸组:以0.4mmol/L软脂酸处理;OPG组:以不同浓度OPG预处理24h,再加入0.4mmol/L软脂酸(OPG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μg/L),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h,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33258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将HUVECs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以0.4%牛血清白蛋白处理;软脂酸组:以0.4mmol/L软脂酸处理;OPG组:以400μg/LOPG预处理24h,再加入0.4mmol/L软脂酸;软脂酸±OPG±雷帕霉素组:以10μg/L雷帕霉素预处理24h,再给予400μg/LOPG处理24h,最后加入0.4mmol/L软脂酸;软脂酸±雷帕霉素组:以10μg/L雷帕霉素预处理24h,再加入0.4mmoL/L软脂酸。以Westernblotting法分析各组HUVECs细胞马铃薯球蛋白(tuberin)、磷酸化马铃薯球蛋白(P-tuberin)、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K)、Bcl-2、Bax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问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早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18.31%±0.51%比6.88%±0.60%,P〈0.05);OPG组早期凋亡率(12.58%±0.19%、9.39%±0.42%、7.55%±0.17%、5.90%±0.14%)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均P〈0.05),且呈OPG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晚期凋亡率显著增加(9.55%±0.22%比5.28%±0.90%,P〈0.05);OPG组晚期凋亡率(7.71%±0.17%、6.42%±0.18%、5.24%±0.16%、4.50%±0.16%)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均P〈0.05),且呈OPG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P-tubefin/tubefin(2.0942±0.0163比1.1948±0.0541)、P-s6K/S6K(2.0942±0.0163比3.2052±0.0051)、Bax/β-actin(0.3868±0.0013比1.2991±0.0026)、caspase3/β-actin(0.2346±0.0009比0.57934-0.0103)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l-2/β-aetin表达显著降低(0.2470±0.0038比0.0716±0.0004,P〈0.05);OPG组P-tuberin/tubefin(0.8258±0.0074)、P.S6K/S6K(2.5073±0.1403)、Bax/β-actin(0.7452±0.0045)、easpase3/β-actin(0.4713±0.006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均P〈0.05),Bcl-2/β-actin(0.1909±0.0021)表达明显高于软脂酸组(P〈0.05)。结论OPG对软脂酸诱导的HUVECs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tuberin/mTOR活性,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及Caspase3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软脂酸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表达的调节及果蝇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软脂酸(100、200、400μmol/L)处理HA—VSMC6、12、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MCP.1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MCP-1蛋白表达,观察软脂酸调节MCP-1表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采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抑制剂wortmannin、神经酰胺抑制剂myriocin和核因子KB(NF—KB)抑制剂parthenolide分别处理细胞30min,再加入软脂酸(400μmol/L)处理细胞6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软脂酸调节MCP-1表达依赖的信号通路;构建TLR4短发夹RNA(shRNA)腺病毒pGSadeno-TLR4并感染HA—VSMC沉默TLR4基因表达,实验同时设空白对照组(PBS缓冲液)和对照病毒(pGSadeno-GFP)组。细胞感染96h后更换培养基,再加入软脂酸(400μmoL/L)处理细胞6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提取细胞核蛋白,采用ELISA检测NF—KBp65亚基活性,观察TLR4/NF-KB通路在软脂酸调节HA-VSMCMCP-1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采用软脂酸处理细胞6h后,对照组及100、200和400μmoVL软脂酸组MCP-1mRNA表达分别为1.00±0.02、3.30±2.84、8.21±4.31和11.25±2.73(F=7.57,P〈0.05);MCP-1蛋白表达分别为(127±10)、(147±10)、(163±18)和(194±14)ng/L(F=7.81,P〈0.05)。软脂酸可促进HA-VSMCMCP-1mRNA和蛋白表达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培养12h和24h后,随着软脂酸浓度的增加,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时间效应则不明显。采用不同的信号通路抑制剂和软脂酸处理细胞6h后,对照组、软脂酸组、软脂酸+parthenolide组、软脂酸+白屈菜红碱组、软脂酸+wortmannin组和软脂酸+myriocin组MCP-1mRNA表达分别为1.00±0.02、10.80±1.23、3.49±0.28、10.84±0.24、11.24±0.27和10.62±0.36(F=1313.07,P〈0.05);MCP-1蛋白表达分别为(132±8)、(218±12)、(152±4)、(213±12)、(225±7)和(226±9)ng/L(F=106.83,P〈0.05)。成功地构建并获得TLR4shRNA腺病毒pGSadeno—TLR4,采用pGSadeno-TLR4感染HA—VSMC阻断TLR4信号后,软脂酸+pGSadeno.TLR4组的NF—KB065结合活性、MCP-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软脂酸组[分别为0.48±0.12比1.24±0.16、1.88±0.33比10.80±1.23、(154±10)比(218±12)ng/L;F=591.86、659.16、118.37,均P〈0.01]。而对照病毒pGSadeno.GFP对软脂酸诱导的NF—KB065结合活性和MCP:I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TLR4/NF—KB信号通路介导了软脂酸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软脂酸钠诱导的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的影响。方法:用软脂酸钠诱导法使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建立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将实验分为对照、白藜芦醇、高脂及高脂+白藜芦醇组,用油红O染色法定量检测各组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浓度。结果:0.2mmoL软脂酸钠可引起明显的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P〈0.05),而40μmoL白藜芦醇则可抑制软脂酸钠的这一效应,使细胞内的脂质浓度几乎降至基线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软脂酸钠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马里苷介导AMPK信号通路,延缓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炎症损伤,抑制纤维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高糖软脂酸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体外DN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葡萄糖100 mmol·L~(-1)+软脂酸250μmol·L~(-1),HG+PA)、马里苷不同剂量组(25、50、100、200μmol·L~(-1))。采用MTS法检测马里苷对HBZY-1细胞增殖的影响,从中筛选最适给药浓度;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OX4、MCP-1、TGF-β1、FN、α-SMA、CollagenⅥ,以及AMPK蛋白家族中AMPKγ1、p-AMPKα的表达水平。结果马里苷抑制高糖软脂酸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下调模型细胞中NOX4、TGF-β1、MCP-1、α-SMA、FN及CollagenⅥ的表达;上调p-AMPKα及AMPKγ1的表达。结论马里苷可能通过活化AMPKγ1,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HBZY-1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与纤维化蛋白的表达,延缓DN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软脂酸对胰岛细胞RINm5f的损伤作用及艾塞那肽(Exenatide)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RINm5f为模型,利用MTT比色法检测Exenatide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软脂酸诱导的RINm5f凋亡的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RINm5f的凋亡率;利用AO/EB双染方法,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RINm5f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果Exenatide对RINm5f的促增殖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Exenatide与单纯软脂酸组比较较少见凋亡细胞;Exenatide组凋亡率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xenatide有促进胰岛细胞增殖作用,并可抑制软脂酸诱导的凋亡,是其保护胰岛细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血红素加氧酶1对高糖和高脂培养的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高浓度葡萄糖和软脂酸培养的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HO-1基因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细胞HO—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和未转染的内皮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结果HO—1蛋白在转染内皮细胞的表达量显著升高。高糖和软脂酸培养48h后,转染细胞增殖率高于未转染细胞,但两组细胞凋亡率无差别。结论HO—1基因的表达上调可减轻高糖和高脂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