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2篇
  8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说文解字>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资料与信息,全书涉及了中医诸多方面的知识,全面而系统.其中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最为集中地体现此类内容的汉字收录于"广"部,共收字102个,多数与疾病有关.部分字义的解释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对疾病成因的认识.文章对<说文解字>涉及的致病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2.
中医自我发展的哲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与西医各有自身的思想轨道,所以在各自"自我"的视角上指责对方不可取;双方在哲学基础、身体观和方法论上自成体系,以现代西医理论解释中医只会使中医丧失了自我解释的能力。中西医两者沟通的渠道是实践的效果而非理论的解释。唯有保持自己的理论解释系统,中医的发展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73.
《家庭医药》2008,(1):I0071
一、中药煎服方法把中药加水煎成汤剂服用,是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的。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通过煎煮,能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溶人到汤液里去。中药煎煮不是简单地把药加些水煎煮一下就算完事,这里面也有着诸多的学问,如用具的选择、水的取用、煎煮的火候等,药物不同,讲究也不一样。煎煮中药如同烹调美食,同样的原料,优秀的厨师可以做出美味的佳肴并使营养搭配最合理,而技术差的厨师做出的饮食不仅味道差,而且营养成分丢失或者搭配不合理。合理的煎煮,则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19个月的颢颢拿着画笔在客厅墙壁上描绘自己的艺术,当他听到妈妈愤怒地喊"停"时,很是不能理解,于是回复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后,又继续他的创作。妈妈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虽然他画得很漂亮,但画画的地方选错了,即使解释给他听,他也不会懂。都说1岁以后的宝宝最让人头疼,自从他们学会走路,能和你对话后,他们就变得无组织无纪  相似文献   
75.
家居农村的刘老太今年63岁,自述颈部、腋窝、腹股沟部经常长疙瘩,害怕是肿瘤,来化验室检验血液沉降率即血沉(ESR),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笔者问其是否日常喝水较少,小便不多.刘老太紧忙说:"可让你说对了,平时我一点水都不想喝,除吃饭时喝半碗汤外,其他时间不再喝水,也不觉得口渴.小便次数也少,每次尿一点,还有烫的感觉."笔者向其解释说:要想身上不长"疙瘩",就必须每天多喝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刘老太身上的疙瘩是淋巴结炎,本地农村俗称"火疙瘩".  相似文献   
7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盆腔外较为少见,腹壁内异症是较常见的盆腔外内异症,其发生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最常见的解释是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其他还有良性淋巴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等.现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间发生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探讨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7.
背景与目的:我们的研究发现BALB/c小鼠是SP2/0细胞移植瘤的敏感小鼠,而C57BL/6J小鼠则是抗性小鼠.本研究利用这两种近交系小鼠和它们杂交的F2代进行移植肿瘤重量遗传修饰位点的检测.方法:对208只BALB/cxC57BL/6J的F2代小鼠左后腿皮下注射5.0×106个SP2/0细胞,在注射后第17天处死小鼠,记录移植瘤的数量和重量.采用覆盖小鼠所有染色体的85个微卫星标记,对208只F2代小鼠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结果:发现8个变异解释率>10%的位点与肿瘤生长有关(P<0.01),它们分别位于1号(DIMit113,55cM和D1Mit407,52 cM)、4号(D4Mit226,41cM)、9号(D9Mit302,55cM)、10号(D10Mit264,42cM)、11号(D11Mit115,35cM)、14号(D14Mit125,45cM)和18号染色体(D18Mit123,31cM)上.结论:个体对SP2/0细胞移植瘤的易感性受多位点变异控制,找到目标位点有助于基因单倍型确认和肿瘤易感性/抗性基因的精细研究.  相似文献   
78.
MRI、增强CT和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MRI、增强CT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价值,为鉴别诊断鼻咽癌病灶是否有颅底侵犯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57例鼻烟癌患者同时行鼻咽MRI、增强CT和PET—CT,3种检查均在20d内完成。以组织病理学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病灶性质的标准,比较这3种方法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增强CT、MRI和PET-CT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敏感度分别为68.18%、84.09%和97.67%;特异度分别为76.92%、69.23%和57.14%;准确度分别为70.18%、80.70%和87.72%;PPV分别为90.90%、90.24%和87.50%;NPV分别为41.67%、56.25%和88.89%。PET—CT在敏感度方面较增强CT和MRI有明显优势(P〈0.05),准确度和NPV等方面优于增强CT(P〈0.05),其NPV也优于MRI。结论:在3种影像学方法中,PET—CT对初治鼻咽癌患者颅底是否累及的判定可能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零过多计数资料的分布拟合方法并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调查资料.方法:将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零部分,另一部分为Poisson分布部分,然后通过转换,形成条件零堆积模型(ZTP),运用logit和log两种连接函数进行拟合.结果:在ZTP部分表示,低年龄和住在低层的发病次数多;logit部分显示年龄小、有锻炼习惯者、健康状况差和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的人易发病.结论:转换后的零过多模型可以更好地对影响因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黄斑区受累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的结构,并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方法:术前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区的41人纳入本次研究,均经间接眼底镜下巩膜外加压术联合或不联合环扎术视网膜成功复位,分别于术后1周、1、3、6、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时,最佳矫正视力在0.05~0.50(P=0.019),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9.7%,好转者占41.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8);术后1个月时,与术后1周相比从视力恢复(P=0.084)和OCT检查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情况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在0.1~0.6,提高2行以上者占75.6%;术后12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在0.15~1.00,提高2行以上者占92.7%,与术后3月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5),与术后6月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21),黄斑区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95.1%,另2例也有显著好转,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9).结论:OCT的检查能够揭示临床眼底检查不能发现"亚临床型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的存在,进而为预测术前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区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进程以及病情解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