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81篇
预防医学   159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 (UHA)患者蜕膜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数量、表型特征及杀伤活性 ,探讨其在U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确定妊娠并难免流产的UHA 32例 ,选取 2 0例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作为对照组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NK细胞数量及表型 ,用改进的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正常早孕蜕膜中CD5 6+CD3- NK细胞占蜕膜单个核细胞的 60 .73± 13.2 4 % ,为蜕膜组织的优势细胞群 ,UHA患者蜕膜中CD5 6+CD3- NK细胞总量与正常妊娠蜕膜组织中相同 ,而其CD5 6+CD16- 亚群却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 ) ,CD5 6+CD16+亚群含量及CD5 6+CD16+/CD5 6+CD16- 比值均异常增高 (P均 <0 .0 5 )。UHA组蜕膜组织中NK细胞杀伤活性及其异常增高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NK细胞是孕早期蜕膜组织中的优势细胞群 ,其亚群失衡及功能异常可导致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32.
马鞭草提取液对体外培养人早孕蜕膜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马鞭草及米非司酮抗早孕的细胞学作用机理,初步确定马鞭草抗生育的有效部位。方法:实验选用早孕人工流产蜕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马鞭草提取液A、B、C、D及米非司酮对蜕膜细胞形态,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高于12.5mg/na的A、B、C及80ug/na的米非司同酮均可明显改变蜕膜基质细胞(DSC)的形态,并对其增殖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25mg/ml的A、B、C及米非司酮(80μg/na)均促进细胞凋亡,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D均无明显作用。结论:马鞭草、米非司酮均有抗早孕作用。抑制蜕膜细胞生长,促进凋亡为其抗早孕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蜕膜大颗粒淋巴细胞与妊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蜕膜大颗粒淋巴细胞与妊娠赵伟秀林其德妊娠过程中,底蜕膜是母体与胎儿滋养细胞接触最密切的组织,可能在调节胎盘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技术,发现蜕膜中含有大量的骨髓源性细胞,包括少量典型的T细胞及较多的巨噬细胞。而根据细胞大小...  相似文献   
34.
总结细胞黏附分子在子宫内膜/蜕膜中的表达、功能及影响因素,探索细胞黏附分子与不孕症的关系。结果显示,细胞黏附分子不仅是一种黏附分子,且在子宫内膜细胞分布、细胞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及与内膜细胞外基质间相互作用。其与内膜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胞移行,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与受精、植入、胎盘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的表达,探讨EGFR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的EGFR的表达,并与正常输卵管黏膜及正常宫内早孕子宫蜕膜组织比较。结果:定性结果表明,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EG-FR均主要表达在输卵管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的胞膜;而在正常的子宫蜕膜中主要表达在间质细胞;半定量结果表明,EGFR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输卵管组织,但弱于正常宫内早孕蜕膜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时,高水平EGFR是使滞留在输卵管的胚泡着床于输卵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对20例RSA患者和16例正常早孕妇女蜕膜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A组患者蜕膜中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蜕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导致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床蜕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探讨妊高征的免疫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正常妊娠病例30例,妊高征共60例,其中轻度28例,中度17例,重度15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妊高征和正常妊娠的胎盘床蜕膜段浸润的淋巴细胞进行CD3、CD4、CD8的标记。结果:CD3在妊高征胎盘床蜕膜段浸润的淋巴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P<0.05);CD8在妊高征胎盘床蜕膜浸润的淋巴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P<0.05)。结论:妊高征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胎-母间免疫失衡是妊高征发病的生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人工流产与反复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人工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蜕膜组织各3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Bc l-2、Bax、P 53、Fas、FasL 5种调控基因在蜕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Bc l-2的表达在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无明显差异(P>0.05);Bax在自然流产组中的表达较人工流产组明显增强(P<0.05);FasL的表达在自然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Fas表达自然流产组与人工流产组无明显差异(P>0.05);P 53蛋白在自然流产组的表达强于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自然流产的发生有3条凋亡调控途径:一为Fas/FasL途径:由于滋养细胞表面FasL表达的减少,不能引起母体内特异性的活化T细胞的凋亡,导致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反应,引起自然流产;另一为Bc l-2/Bax途径:虽然Bc l-2的表达在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蜕膜中无明显差异,但由于Bax在早孕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导致Bc l-2/Bax的表达量失衡而引起流产;再一为P 53途径:野生型的P 53增多诱发细胞凋亡而导致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39.
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多学者报道,妊娠物排出不全如子宫蜕膜排出不全、绒毛部分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笔者将中成药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术后出血时间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具有低度多态性和限制性分布的特点,其初级转录本经选择性剪切可以产生膜结合型和可溶性型等7种蛋白质亚型;HLA-G可以与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通过多种机制同T淋巴细胞作用,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引起CD8+T淋巴细胞凋亡.因此,目前认为HLA-G在多种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