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8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348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8篇
  18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早期虚拟现实(VR)训练对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临床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VR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简明神经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量表(FMA)以及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为(24.37±3.80)分、(70.12±12.40)分和(64.15±10.33)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R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2.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精度及微创的要求较高.而其手术教学及操作培训的手段有限.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在显微神经外科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手术虚拟及操作培训的价值及意义,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显微神经外科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其在显微神经外科教学中的作用、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自主开发中药饮片3D动画标本资源库,使中药饮片标本收藏数字化、操作互动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并运用于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的《中药学》教学之中,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中药饮片的真实感和交互性,改变了评价方式,延伸了中药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理念。  相似文献   
44.
杨伟  毕伟  曾月明  陈辉煌  卢建亮  陈卓铭 《广东医学》2020,41(17):1833-1836
冻结步态随着帕金森病患者病程的进展与延长,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现阶段综合性研究报道颇多,但对此类患者分期的康复手段,以及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智能化设备如何有机结合,目前研究尚不多见,值得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归纳传统与现代化技术如何分期实施,为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将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的可行性,并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创建肾切除术的VR软件为例,将该VR软件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的手术培训,并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了解其培训效果。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该VR软件的性能特点及技术优势。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结果 采用VR软件培训组的考试成绩[(92.17±0.38)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培训组的考试成绩[(87.94±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5份,82%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VR手术教学具有训练画面逼真、立体感强、界面友好、操控简单、交互性良好、便于全维度观看、课程内容精彩丰富、学习效果好、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等优势,100%调查对象认为VR手术教学能够替代传统手术教学方法。结论 将VR技术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手术技能的培训具有可行性;将VR技术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口腔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7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实验组采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口腔实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掌握知识要点显著优于对照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口腔实训中,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口腔实训教学中能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加快教育教学方式朝高度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PS)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P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VR组,每组36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平衡功能训练4周,VR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4周。治疗前后采用Burke倾斜量表(BLS)、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LS评分、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VR组BLS评分、BBS评分及HAMD评分优于常规组(均P<0.05),VR组Sheikh躯干控制积分优于常规组(P<0.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较传统平衡训练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PS患者的平衡功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表象训练在胃镜技能获得中的作用.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我校08级临床医学专业男学员30人,随机分为3组.A组(n=10)在常规模拟器练习过程中加入表象训练,B组(n=10)进行常规模拟器练习,C组(n=10)不做任何练习.完成培训结束时所有学员操作病例1,模拟器给出的评分,比较3组间的考核评分.所有学员接受培训前、后心理测评,评价心理状态是否稳定.结果:比较3组考核成绩显示,3组间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优于B组,A组优于C组,B组优于C组.进一步分析差异原因,结果表明,安全性评分和准确性评分、残气量评分、患者痛苦指数评分、操作时间评分A、B、C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B组两组之间比较,只有残气量评分、操作时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象训练可提高使用虚拟现实内镜模拟器培训胃镜技能的效果,教学方法容易实施,学员容易掌握,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巴士球联合虚拟现实(VR)体感游戏在脑瘫(CP)患儿康复中的效果及其对粗大运动、平衡功能及三维步态时空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CP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士球+VR体感游戏,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1、3个月后粗大运动、平衡功能(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外周面积)、三维步态时空指标(步幅、步长、双支撑相)、被动活动及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腓肠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中值频率(MF)]、日常生活能力(ADL),并比较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D区、E区粗大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单位面积轨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轨迹长和外周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步幅、步长均大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双支撑相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被动活动状态下iE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iEMG、MF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巴士球联合VR体感游戏可改善CP患儿粗大运动、平衡功能,降低被动状态下肌张力,提高步长,减少患儿双足支撑相时间,对提高CP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及家属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