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闭合方法.方法对自1982年至2005年用双荷包法封闭十二指肠残端1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十二指肠残端处理时间5-10min,平均8min, 无1例发生残端漏.结论在胃大部切除及胃癌根治性手术中应用双荷包封闭十二指肠残端的方法,简便省时、可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
我院自从1984-2004年,对Bjllm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采用十二指肠残端缝扎,浆肌层荷包缝合包埋法闭合十二指肠端635例,无一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用荷包钳荷包缝合直肠远端与管型吻合器用于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对用荷包缝合加单吻合器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吻合满意,其中中低位直肠癌占79%,肿瘤最低距肛缘5cm,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结论:采用荷包钳关闭直肠操作简便、易行,吻合效果满意,较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节省约50%费用。  相似文献   
24.
吴德 《健康大视野》2007,15(3):77-77
报道78例阑尾炎患者,经单纯荷包缝合法处理阑尾残端后,随访5~10个月获得良好效果,未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四点牵引法在痔PPH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一个较理想的直肠黏膜环荷包缝合及牵引的方法。方法:对78例痔PPH术直肠黏膜环荷包缝合及牵引采用多种方法,其中60例采用双半荷包缝合加前后牵引的“四点牵引”法。结果:“四点牵引”法60例切下的直肠黏膜环全部完整且均匀,平均宽约3.0-4.0cm,而单荷包缝合等其他方法共18例,直肠黏膜环完整均匀1例,不均匀16例,另有1例不完整且不均匀,黏膜环宽度0.5~4.0cm不等,呈明显一头宽一头窄或两头宽中间窄的哑铃状。结论:“四点牵引”法无论是直肠黏膜环的完整均匀,还是黏膜环的宽度都非常满意,明显优于单荷包缝合等其他方法,且操控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46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除术(PPH)中采用二层荷包缝合圈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采用HCS33吻合器,两个荷包缝合圈切除3—4度环状内痔患者46例,分析经PPH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8—20min,平均10min,手术当日并发创面出血1例,经重新缝扎后止血。住院时间3—5d,平均4d,术后随访1mo,45例治愈,无肛门狭窄或失禁。结论:采用二层荷包缝合圈的PPH是治疗3—4度内痔的新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和可靠掌握切除宽度,治疗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直肠内脱垂伴混合痔患者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并对术后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9例直肠内脱垂伴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与B组(n=44)。A组采取单荷包缝合术,B组采取双荷包缝合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黏膜宽度)、治疗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黏膜宽度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治疗有效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B组的77.3%(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便感、假性憩室发生率均低于B组,黏膜复位不佳发生率则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肠内脱垂伴混合痔的手术方式较多,其中以单荷包缝合术的效果较佳,不仅手术时间短,且出血量少,还可有效减少术后急便感、假性憩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疼痛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内口荷包缝合、瘘管搔刮置管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内口荷包缝合、瘘管搔刮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挂线或切开等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可行性。结果 70例均获随访,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接近(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4.46±3.58)d,短于对照组的(17.26±3.63)d(P〈0.01)。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和肛门变形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采用内口荷包缝合、瘘管搔刮置管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9.
菱形去表皮皮下蒂皮瓣及荷包缝合矫治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在乳头垂直方向两侧的乳晕上,设计两个对应的菱形切口,形成垂直双菱形去表皮皮下蒂皮瓣,通过乳头基底深部乳腺组织形成的隧道,骑跨转移至对侧菱形皮瓣的乳晕端,然后进行乳头基底荷包缝合矫治乳头内陷.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感觉良好,乳头高度及外形满意,无复发.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矫治乳头内陷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郭祯  李方方  赵军 《中国保健》2009,(19):817-818
目的:探讨逆行复合组织瓣双荷包法纠正重度乳头内陷的临床应用。方法:设计位于乳晕第四象限蒂为乳头根部的三角形复合组织瓣,方向斜向外下方,顶点不超过乳晕边缘,松解乳头基底部,切断牵拉的纤维条索,上提乳头,将三角形复合组织瓣去表皮,下拉填充于乳头基底部,在距乳头0.8cm和1.5cm处,双重荷包缝合固定。结果:4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获得满意疗效。乳头横径、纵径、高度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