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1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40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3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胺碘酮和地尔硫革治疗麻醉期间快室率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快室率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胺碘酮组(Ⅱ组)和地尔硫革组(Ⅲ组).Ⅰ组先以艾司洛尔0.5 mg/kg负荷量于1 min内静脉注射,继之以0.05mg·kg-1·min-1静脉泵注射;Ⅱ组以胺碘酮3 mg/k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继之以1 mg/min静脉泵注射;Ⅲ组以地尔硫革0.25 mg/kg于5 min内静脉注射.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5、10、15、30、60、90min患者的心室率、血压、心律;观察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起效时间Ⅰ、Ⅱ、Ⅲ组分别为(4.3±2.1)min、(19.2±8.5)min、(8.5±3.4)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在用药后30 min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用药后90 min时)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低于Ⅰ组、Ⅲ组(P<0.05),Ⅰ组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胺碘酮和地尔硫革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麻醉期间的快室率房颤,艾司洛尔起效最迅速,胺碘酮应用最安全.  相似文献   
102.
周春丽  李明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87-3288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方法:将50例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降压组(A组)和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降压组(B组),比较两组降压前后及降压期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硝普钠用量.结果: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率A组高于B组(P<0.05).降压达预计值的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5),停降压药后血压回升时间A组短于B组(P<0.05).硝普钠的用量分别是A组(15.42±2.86) mg和B组(9.57±4.25 )mg(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可缩短降压时间,降压中心率无明显增快,可预防硝普钠停药后反跳性高血压,并可减少硝普钠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与麻醉诱导期相比,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病人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气管拔管前应用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及冠心病病人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联合硝酸甘油对高血压患者拔管时循环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术毕拟拔管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吸痰前2 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组(B组)吸痰前2 min静注艾司洛尔0.5~1 mg/kg;硝酸甘油(C组)吸痰前2 min静注硝酸甘油1μg/kg,混合组(D组):吸痰前2min静注艾司洛尔0.5~lmg/kg+硝酸甘油1μg/kg.测定拔管前后2、4、6、8 min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和心率(HR).结果 给药后2、4、6、8 min,A组忠者SAP、DAP和HR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基础水平(P<0.05).B组患者SAP、DAP和C组患者HR拔管期间均明显高于给药前基础水平(P<0.05).D组患者拔管期间SAP、DAP和HR显著低于给药前基础水平(P<0.05)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增加,0.5~1μg/kg艾司洛尔或1~2μg/kg硝酸甘油预处理,仅能部分减少拔管反应.联合应用0.5~1μg/kg艾司洛尔和1~2μg/kg硝酸甘油能完全抑制高血压患者拔管时循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心电监护下给予艾司洛尔注射液静脉给药,观察其转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的情况,并记录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有效率是84.2%,共有3例出现低血压,停药30分钟恢复正常。结论: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与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共收住的90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注射艾司洛尔与西地兰,观察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控制心率情况、有效率及副作用.结果 艾司洛尔降低心率起效时间及有效率较西地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能有效、迅速、安全的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时晓钰  陈新  程起鹏  王昀  李忠革  范宝军  陈颖  张丹  祝振忠 《中外医疗》2012,31(21):106+108-106,10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交感风暴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交感风暴发作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血压轻度下降,均使交感风暴终止。结论对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8.
比较静注艾司洛尔和洋地黄对房颤的疗效。结果:静注艾司洛尔组(40例)起效快(0~5 min),有效率高(92.5%),副作用发生率低(2.5%),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减慢。口服洋地黄组(40例)起效慢(20~30 min),有效率低(75.0%),副作用发生率高(15%)。  相似文献   
109.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足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其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越来越被医患所接受.为避免该术巾主动脉搏动性血流对覆膜支架释放的影响,释放覆膜支架时除需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外,还需有效地控制血压[1].我院自2003年5月试将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技术应用于经DSA行胸、腹主动脉瘤EVGE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β-受体阻滞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冠心病等,但长效、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往往伴有严重不良反应。如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加重等,从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而短效β-受体阻滞剂由于其起效迅速、清除半衰期短的特点使得β-受体阻滞剂的适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