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4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8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86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05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1220篇
预防医学   110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50篇
  2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 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 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 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42.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低,受不得一点挫折。有的因一次小考成绩不理想便一蹶不振;有的因评选三好学生落选,情绪便一落千丈,成绩从此下滑;有的孩子因受老师一次批评,便以跳楼自杀威胁家长,甚至轰父母到外面住:“我不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近日,北京连续发生了两起学生自杀事件,一个当场死亡,一个多处骨折。据悉,跳楼原因非常简单,一个是因为“成绩不好挨训”,一个是因为与母亲争吵“确实有点急”。成都一个初二学生因为有一天未交作业,老师让其叫家长到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从关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大量研究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自杀的概念、青少年自杀的特点、原因以及干预策略。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自杀”为关键词搜索1979-01/2005-01期间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相关的文献,在PsycAr-ticles心理学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suicide”为主题词搜索1976-01/1995-01期间的相关英文文献,同时通过手工以“自杀”、“suicide”为主题词在图书馆查找1979-01/2005-01的相关书籍内容,在互联网上以“自杀调查结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自杀理论、自杀行为、青少年自杀方面的研究文献,筛除研究对象样本量太小、在权威性较低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6篇关于自杀或青少年自杀的研究文献,其中关于自杀的综述性文献11篇,关于自杀理论的文献17篇,关于自杀行为的文献63篇,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文献54篇,关于自杀调查结果的文献11篇。选择18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自杀者对自杀的后果具有一定认识和思考。自杀未遂率高于自杀死亡率,自杀成为前5位的死亡因素,自杀率存在性别差异,自杀的发生与发育成熟与否有关,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精神障碍、家庭和社会因素等方面,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和干预的。结论: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可以预测,并可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青春年华本应是绚烂美好、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然而富士康的12位员工却用如此惨烈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每一跳”都让我们心情沉重,痛惜不己。  相似文献   
48.
自杀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简要介绍了若干国家的自杀率、自杀原因和方式,以及各国目前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elective killing effect of adenovirus (Ad)-mediated double suicide gene driven by kinase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KDR) promoter o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LoVo cells an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ECV304 cells. METHODS: The plasmid pAdEasy-KDR-CDglyTK was transfected into 293 packaging cells for amplif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Ad and used to infect the KDR-producing cells (ECV304 and LoVo) and the KDR-nonproducing cells (LS174T) respectively. The thre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the prodrugs 5-flurocytosine (5-FC) and ganciclovir (GCV)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fter infection. The killing effects of the fusion gene system on the cells were evalu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cell cycl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s of the recombinant Ad were similar among the 3 cells, gradually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ment of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and reaching 100% with the MOI of 200. The LoVo cells and ECV304 cells infected with Ad-KDR-CDglyTK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both of the prodrugs (P>0.1), whereas the infected LS174T cells failed to exhibit similar sensitivity (P<0.001). The killing effect of CD/TK fusion gene on the target cells wa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either suicide gene (P<0.001). The cell cycle of LoVo cells was arrested at G1 phase. CONCLUSION: The CD/TK fusion gene system driven by KDR promoter can selectively kill KDR-expressing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LoVo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50.
沈春玲 《护理研究》2007,21(7):1825-1826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用于有机磷农药自杀病人的疗效及其对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服用有机磷农药自杀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于病人入院后3d、出院前1d,在清醒状态下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观察两组病人生理、心理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QSA、SCL-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可减轻有机磷农药自杀病人的心理应激,提高自身应对及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