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Ghrelin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在胃黏膜和下丘脑均存在的一种脑肠肽,它调节生长激素分泌,参与能量平衡,与内分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肾阳虚证主要标志着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生殖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及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功能改变。探讨两者是否有着内在作用机制的联系和相关性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辨证、辨病、辨病结合辨证选穴法对失眠模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褪黑素(MT)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失眠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10)、辨证选穴组(n=10)、辨病选穴组(n=10)、辨证结合辨病选穴组...  相似文献   
93.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性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脑肠肽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影响内脏感觉、分泌和运动,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本文从5-羟色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血管活性肠肽、P 物质、生长抑素等脑肠肽入手,探讨脑肠肽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为明确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肛肠科门诊收治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针灸组(针刺加雷火灸)、针刺组及西药组(匹维溴胺),每组30例。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以及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结果:针灸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而针刺组总体有效率与针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BS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针刺组效果最佳。与西药治疗组比较,针刺组、针灸组患者血清SP、5-HT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VIP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针刺加雷火灸可能是通过降低IBS患者血清SP、5-HT表达水平,上调VIP表达水平,改善IBS患者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胆囊收缩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脑肠肽C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72 h)的患者采用RIA法检测血浆CCK-8水平,采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辨证,分析不同证候间血浆CCK-8水平的差异。结果:阳类证患者血浆CCK-8水平显著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结论: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CCK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高仁浩  陈欢  赵开军  王海丽  成俊  黄芳 《中草药》2024,55(8):2620-2629
目的 研究枳术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复合因素造模法诱导大鼠FD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枳术颗粒治疗2周,观察枳术颗粒对FD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血清中胃泌素(gastrin,GAS)、胃饥饿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peptide,Ghreli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含量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胃窦组织、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变化;利用qRT-PCR检测下丘脑及胃组织中GAS、Ghrelin、CGRP、SS mRNA表达和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β1(β1-adrenergic receptor,ADRB1)、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胃饥饿素-O-乙酰转移酶(ghrelinO-acyltransferase,GOAT)、胃饥饿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对老年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血清脑肠肽及食欲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营养组52例和耳穴组5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胃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营养组加予营养支持,耳穴组在营养组的基础上加予耳穴压豆疗法,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血清脑肠肽(胃动素、P物质)、血清食欲调节因子(血清瘦素、食欲素A)水平。[结果]耳穴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营养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脑肠肽、血清食欲调节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其中耳穴组血清胃动素、血清瘦素、P物质水平较营养组降低明显(P<0.05);耳穴组食欲素A水平较营养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耳穴压豆疗法有助于调节胃癌患者的血清脑肠肽,改善其食欲,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利那洛肽(linaclotide)联合普芦卡必利(prucalopride)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脑肠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其余40只大鼠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IBS-C组、利那洛肽组(Lina组)、普芦卡必利组(Pruca组)和利那洛肽联合普芦卡必利组(Lina+Pruca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给药干预。记录各组的24 h粪便粒数并测定24 h粪便含水量,采用腹部回缩反射(AWR)评分测定各组的内脏敏感度,活性炭混悬液灌胃法测定各组的小肠推进率,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IBS-C组的24 h粪便粒数及含水量均显著减少,20、40、60、80 mmHg压力下的AWR评分均显著增高,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均<0.05);IBS-C组的结肠黏膜腺体排列较整齐,肌层有断裂,黏膜层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IBS-C组的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血管活...  相似文献   
99.
小儿厌食是一种以饮食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消瘦的脾系疾病,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常见.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小儿厌食的关注,基于对脑-肠轴理论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小儿厌食与脑肠肽的分泌异常以及胃肠动力不足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可以阐释现代医学的脑-肠轴理论.从脑-肠轴学说出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左金加味方联合针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扬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诊治的160例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中药结合针刺组,每组40例。西药组以雷贝拉唑为主进行治疗,中药组单用左金加味方治疗,中药结合针刺组在左金加味方基础上予以针灸足三里、中脘、太冲、内关治疗,针刺组予以单纯针灸足三里、中脘、太冲、内关。4组均治疗8周,比较4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耐信量表评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食管黏膜评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中药结合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耐信量表评分、食管黏膜评分、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低于其他3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金加味方联合针灸可有效减轻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促进黏膜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