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581篇
  免费   28832篇
  国内免费   20144篇
耳鼻咽喉   8318篇
儿科学   3453篇
妇产科学   4784篇
基础医学   24104篇
口腔科学   4263篇
临床医学   71952篇
内科学   33003篇
皮肤病学   2143篇
神经病学   13606篇
特种医学   213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9篇
外科学   54015篇
综合类   129959篇
预防医学   23504篇
眼科学   2892篇
药学   44109篇
  522篇
中国医学   23738篇
肿瘤学   75120篇
  2024年   2497篇
  2023年   9059篇
  2022年   8740篇
  2021年   10806篇
  2020年   10592篇
  2019年   10982篇
  2018年   6104篇
  2017年   9583篇
  2016年   11450篇
  2015年   12732篇
  2014年   20560篇
  2013年   20654篇
  2012年   27734篇
  2011年   30341篇
  2010年   29153篇
  2009年   29734篇
  2008年   30913篇
  2007年   28940篇
  2006年   27064篇
  2005年   27182篇
  2004年   23750篇
  2003年   18984篇
  2002年   17104篇
  2001年   16553篇
  2000年   13543篇
  1999年   12482篇
  1998年   12284篇
  1997年   12548篇
  1996年   11269篇
  1995年   9353篇
  1994年   8002篇
  1993年   5718篇
  1992年   5185篇
  1991年   3792篇
  1990年   2422篇
  1989年   2268篇
  1988年   452篇
  1987年   403篇
  1986年   290篇
  1985年   191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目前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但是随着早期诊断和各种治疗手段的开展,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得到了提高。血脂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血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血脂水平的变化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亦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化疗、内分泌治疗、降脂药等均可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肠愈宁低剂量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诱导UC大鼠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并进行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IL-1β、TNF-α、IL-4的变化。结果:注入5% TNBS 50 mg/kg+50%乙醇0.25 mL连续1周可成功导致大鼠患上溃疡性结肠炎(UC),肠愈宁颗粒可对抗5% TNBS 50 mg/kg+50%乙醇所致的大鼠UC,与模型组比较,加入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降低,IL-1β、TNF-α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肠愈宁颗粒抵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上调促炎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2组血清中的AFP、CEA、CA19-9指标进行单项测定与联合检测,对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AFP、CA19-9、CEA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9-9、CEA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将会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84.
炎症已成为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第七大因素,而白细胞介素-1(IL-1)是炎性微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时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同时炎性微环境致病特点与现代中医学"癌毒"的理论相吻合。查阅近年中医药调控IL-1家族分子治疗肿瘤机制的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并做出概括及评价,从中医药主要调控IL-1α、IL-1β和IL-18因子治疗肿瘤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更系统化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嗜神经侵袭的临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时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 吞咽时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 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构建的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在患者生存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原发性肺癌患者2 267例,患者均行一次肺癌手术治疗,无第二原发肿瘤。选取性别、年龄、职业、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路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治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预后指数(PI)方程,计算每例患者的PI值。根据PI值的不同范围,划分低、中、高危预后组,对各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性别(RR=0.684,P=0.001)、年龄(RR=0.591,P<0.01)、职业(RR=1.439,P=0.001)、病理类型(RR=3.694,P<0.01)、手术路径(RR=0.734,P=0.001)、肿瘤分期(RR=0.352,P=0.007)为可切除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女性、≤65岁、胸腔镜手术、肿瘤分期Ⅰ期为预后保护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降低31.6%、40.9%、26.6%、64.8%;农民、腺鳞癌为预后危险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增加43.9%、269.4%。PI方程为:∑βixi=-0.380 X1-0.526 X2+0.364 X31+1.307 X55-0.309 X6-1.045 X81(X1代表性别,X2代表年龄,X31代表职业为农民,X55代表病理类型为腺鳞癌,X6代表手术路径,X81代表肿瘤分期Ⅰ期)。PI<-1为低危组,PI≥-1且≤-0.5为中危组,PI>-0.5为高危组。1、3、5年生存率低危组分别为96.8%、87.0%、77.9%,中危组分别为91.8%、82.2%、61.7%,高危组分别为86.5%、61.7%、50.3%,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及相应生存率,帮助临床医师评估预后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胃肠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来治疗胃肠肿瘤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二者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都要少于对照组;在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要大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肠胃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有利于加速患者的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但是不能较好控制术后血凝状态,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