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5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594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568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854篇
内科学   543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3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56篇
综合类   2052篇
预防医学   30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927篇
  10篇
中国医学   384篇
肿瘤学   181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道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道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 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阿司匹林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 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阿司匹林0.4~0.8 mmol/L诱导24 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 浓度超过3.2 m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24 h后除药物浓度在0.4 mmol/L时γδT细胞对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略有增强外, 其他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3.2 mmol/L阿司匹林对γδT细胞诱导24 h的凋亡率(52.71%)明显高于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分别为7.88%、8.89%、6.21%、4.47%和%3.67).结论:阿司匹林在临床常规使用的药物浓度时可增强γδ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超过这一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γδT细胞的凋亡率, 而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重组质粒表达载体介导的短发夹式RNA(sh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SIREN-VEGF-C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株,嘌呤酶素筛选阳性克隆;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中VEGF-C基因的表达;MTT法及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重组质粒后乳腺癌MCF-7细胞中VEGF-C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抑制率分别为95%及100%(P<0.05);MTT法和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显示,与阴性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重组质粒后各时间段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均明显受抑制(P<0.05),同时穿膜的肿瘤细胞数也明显减少[(29.0±1.9)个与(59.0±2.1)个和(61.0±2.2)个相比,P<0.05].结论 表达VEGF-C shRNA的重组质粒载体pSIREN-VEGF-C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能高效、特异地发挥靶基因沉默作用,并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7901,NKM-4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ACM复合物,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瘤重、肿瘤体积、白细胞计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等指标观察LDL-ACM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L-ACM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尤其对SGC-7901瘤更为明显。结论: LDL-ACM复合物与游离ACM相比有更强的抑癌效应。LDL-ACM复合物有可能是通过LDL受体介导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4.
mdm_2(murine double minute 2)最初是在一种可致瘤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发现的。该基因编码一种锌指蛋白,可与P53蛋白酸性活化区结合,仰制P53介导的转录活性和阻止P53诱导凋亡的作用。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DNA结合磷蛋白,在调节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也可调节mdm_2基因的表达。p53蛋白水平的升高能相应刺激MDM_2蛋白水平的升高,以这种方式p53和mdm_2基因形成一相互调节反馈环。MDM_2蛋白与P53蛋白结合构成MDM_2-P53蛋白复合物,可以自动反馈调节mdm_2的表达和p53在细胞内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5.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MDR,即肿瘤细胞对某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同时对其他化学结构、机理不同的化疗药物亦产生交又耐药)是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许多因素参与MDR的发生过程,而MDR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过渡表达是主要因素,因此通过抑制其过度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的MDR产生逆转,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P-gp抑制剂的研发较快,已发展至第3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疗效突出,副作用少的P-gp抑制剂问世。  相似文献   
106.
PTEN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HCC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PTEN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HCC细胞恶性表型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PTEN真核表达载体pBabe-PuroPTEN及空质粒pBabe-Puro,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转入该基因表达缺失的HHCC细胞系中,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TEN基因的转染细胞。通过平板克隆形成试验、DNA凝胶电泳、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PTEN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HCC恶性表型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后的细胞,经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有PTE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平板克隆形成试验证实,转染PTEN基因后,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降低;转染PTEN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下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明显的梯状条带。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导入HHCC细胞后,可降低HHCC的细胞的恶性表型,并促进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07.
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DNA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DNA疫苗,观察其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攻击和在体内对肿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稳定转染构建表达PSMA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PSMA,将DNA疫苗pCDNA3.1-PSMA通过肌肉注射导入C57BL/6小鼠体内,分离小鼠脾细胞,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以B16-PSMA细胞攻击免骺小鼠,观察免疫动物的无瘤生存期和肿瘤体积增长情况,评价DNA疫苗的抗肿瘤作用。结果DNA疫苗可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CTL活性,经过免疫后的小鼠成瘤率降低,无瘤生存期延长,肿瘤生长缓慢,肿瘤组织内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表明产生较强的抗肿瘤反应。结论表达PSMA的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对表达PSMA的肿瘤细胞的攻击产生免疫保护作用,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穿孔素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穿孔素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是否一致,以确定肿瘤细胞对穿孔素的杀伤是否有抵抗作用。方法:大量培养LAK细胞,制备含穿孔素毒性颗粒的LAK细胞裂解物,用红细胞裂解试验证实LAK细胞裂解物的杀伤活性,培养穿孔素敏感的K562肿瘤细胞株和穿孔素不敏感的Hela,MGC80-3肿瘤细胞株,用流式细胞计数的方法研究LAK细胞裂解物对3种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红细胞裂解试验证实,LAK细胞裂解物具有杀伤活性;抗人穿孔素(Human perforin HP)McAbs可封闭LAK细胞裂解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LAK细胞裂解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是通过穿孔素依赖途径的。结论:穿孔素对K562,Hela和MGC80-3肿瘤细胞的杀伤明显不同,说明肿瘤细胞存在对穿孔素的抵抗机制。  相似文献   
109.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敏试验,以指导部分不能行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检测患者的临床化疗,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0例乳腺癌患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5种临床常化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除VCR外,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其余1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无相关性。提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试验尚不能代替肿瘤细胞化疗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分析肝移植术前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评估预测受者肝癌复发与生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62例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通过Cyttel法检测分析CTC,应用X-tile软件通过Kaplan-Meier法确定术前CTC最佳的截止值,并分析CTC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生存曲线。结果确定术前CTC最佳临界值为3个/3.2 ml,将CTC≥3/3.2 mL设置为CTC阳性组,CTC<3个/3.2 ml设置为CTC阴性组;肝移植术前CTC阳性/阴性与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肝移植标准、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法系发现术前CTC个数(HR:1.262,95%CI:1.069~1.489,P=0.006)、微血管侵犯(HR:2.657,95%CI:1.120~6.305,P=0.027)是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微血管侵犯(HR:3.738,95%CI:1.219-11.459,P=0.027)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总生存期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C阳性/阴性与肿瘤复发或转移(未复发、肝内复发与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0,P=0.020);术前CTC阴性、阳性患者在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0%、68.70%、58.90%和49.00%、29.40%、22.10%;术前CTC阴性、阳性患者在1年、2年、3年总生存率为85.50%、77.10%、69.79%和64.90%、47.20%、40.50%。术前CTC阴性的无瘤生存率曲线高于CTC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CTC阴性的总生存率曲线高于CTC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术前CTC检测对评估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