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0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4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414篇
临床医学   1447篇
内科学   118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2793篇
预防医学   88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4篇
  26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杨德明  杨媛 《中医杂志》2006,47(4):289-290
1病历摘要 邓某某,男,70岁,2003年6月10日初诊。患者于2003年3月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口唇紫绀伴胸闷、气促、头晕、大汗淋漓入院。追问病史,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中毒及外伤等病。检查:体温36℃,心率99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心电图提示:(1)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雄明  张睢扬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9):1467-1471
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关的很多炎症细胞、介质,正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本文讨论支气管活组织切片、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呼出气凝物等方面的有关生物标记在COPD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3.
现代研究证实肺泡Ⅱ型细胞对于肺泡功能的正常行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在高原环境下,该细胞会发生那些形态结构的变化,已经有人做过一些观察报道。但是,上述文献多属定性分析资料,绝少较科学、准确的定量分析。我们的工作正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今后在高原医学领域开展形态计量研究,提供和积累一些参考数值。实验分析发现:高原环境确能引起肺泡Ⅱ型细胞体的增大,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减少,长度变短,线粒体数量增加(上述几项指标的P值均小于0.05)。另外,中草药——异叶青兰对Ⅱ型细胞的影响也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4.
大鼠肺微血管和肺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注鼠的肺微血管和肺泡。胸膜下毛细血管较稀疏,网孔粗大。毛细血管部分成锐角折返,亦可见毛细血管盲端。肺泡隔毛细血管均成扁平状膨大,且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铸型为大小不等、不规则的多面体,表面可见肺泡Ⅱ型细胞核之压迹。两肺泡之间可见呈桥式连接的肺泡孔,亦可见部分呈三通管样相连。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常规治疗后病情无缓解的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42例。建立人工气道行钡械通气治疗12~24h后,低氧血症纠正不理想,气道压力偏高,痰多者,应用加温至37℃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爱全乐经纤支镜行BAL,吸除呼吸道粘稠分泌物,每日一次,连续3—5天。结果:42例患者中,37例通气24h,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气道压力下降,临床症状好转,缺氧及二氧化碳滞留得到改善,病原菌得到明确,成功脱机出院。结论: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7.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富含类似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的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点的肺部少见疾病;文献及书籍习惯将其归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之中。虽然PAP在1958年由Rosen等首先报道,但公认的第1例病例由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Dr.Benjamin Castleman在1953年7月发现;国内1964年,南京鼓楼医院的侯杰医生首次对本病进行了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ADM)对大鼠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吸入空气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均为4h.A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40/min;B组为致伤组,进行大潮气量通气,潮气量40ml/kg,呼吸频率20/min;C组为ADM防护组,分别在通气开始前24、12h及通气开始后0h经尾静脉注射ADM(15mg/kg),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同B组.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左肺湿/干(W/D)值,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血清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氧合指数(PaO2/FiO2)较A、C组显著下降,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左肺W/D值较A、C组显著升高.B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较A组显著增高,而C组较B组显著降低.C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MD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而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大鼠肺脏内较A、C组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的破坏.结论 ADM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大鼠VILI起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急性肺损伤时肺实质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可产生严重的肺水肿,导致低氧血症。研究证实,肺水肿时伴肺泡上皮细胞钠泵功能降低或增强,增强钠泵功能能增加肺水清除,改善氧合。因此充分认识肺泡上皮细胞钠泵主动清除肺泡内液体的作用,对临床肺水肿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osteoglycin(OGN)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h开胸取出肺组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OGN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OG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栓塞前后大鼠肺组织中OGN的表达变化及组织分布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观察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 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OGN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GN主要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下层、软骨组织和肺泡周围,且在肺动脉内皮细胞下层、外膜和肺静脉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均有分布.急性肺栓塞后OGN在上述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结论 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OGN表达降低,促进了胶原在肺部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