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59篇
  免费   1165篇
  国内免费   86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741篇
口腔科学   367篇
临床医学   4654篇
内科学   83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14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0443篇
综合类   13185篇
预防医学   1723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135篇
  136篇
中国医学   3188篇
肿瘤学   232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794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1009篇
  2020年   1195篇
  2019年   1237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1016篇
  2016年   1260篇
  2015年   1516篇
  2014年   2732篇
  2013年   2764篇
  2012年   3187篇
  2011年   3240篇
  2010年   2913篇
  2009年   2576篇
  2008年   2562篇
  2007年   2258篇
  2006年   1933篇
  2005年   1985篇
  2004年   1678篇
  2003年   1441篇
  2002年   1062篇
  2001年   915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目的探讨格林(PRECEDE)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知信行(KA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通许县中医院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PRECEDE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以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康复锻炼KAP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RECEDE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康复锻炼KAP水平、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Ⅱ°、Ⅲ°肿胀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程度,降低患者的主观疼痛感。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血清 CD4+ / CD8+ 水平的 影响。方法:选取2016-10~ 2017-12 期间我院80 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按照麻醉方式分组,各40 例。全麻 组实施全身麻醉,腰-硬联合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麻醉前、麻醉后 5 min、10 min、30 min 应激反应[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 )]、麻醉前、术后 24 h、48 h 血清 CD4+ 、CD8+ 、CD4+ / CD8+ 水平。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优良率95.00%(38 / 40)较全麻组77.50%(31 / 40)高(P< 0.05);麻醉后 5 min、麻醉后10 min 腰-硬联合组 HR、SBP、SPO2 较全麻组高(P<0.05),腰-硬联合组 HR、SBP 波 动较全麻组小;术后 24 h 腰-硬联合组血清 CD4+ 、CD4+ / CD8+ 水平较全麻组高,CD8+ 水平较全麻组低(P< 0.05);腰-硬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7.50%(3 / 40)较全麻组25.00%(10 / 40)低(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近端 骨折病人手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可减轻病人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4.
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受为分析,颧区垂直骨内种植和斜向骨内种植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法对比研究,螺纹牙本质钉的同位力测试,复合矫治弓丝矫治错位牙的受力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5.
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脱位16例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内固定,三部分骨折脱位1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修补撕裂的肩袖及关节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12~59个月,平均29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Constant-Murley评定方法,优良率达85.2%。结论对于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保护局部血运甚为重要,术中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合理选择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充分保护软组织及修复肩袖等原则的应用对于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6.
目的报告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10例,其中9例再次手术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取髂骨植骨,1例行股骨髁上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已愈合,无明显并发症,再次手术者7例已行内固定物取出。结论对于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及骨折较粉碎、骨折段较长的新鲜股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3例的体会,探讨减少脂肪栓塞并发症的注意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男12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5岁(19~71岁).股骨骨折57例,胫骨骨折62例,肱骨骨折50例,尺桡骨骨折7例.其中新鲜骨折179例,陈旧骨折20例.全部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176例中并发脂肪栓塞3例,3例抢救成功,无死亡.结论:①预防:术前充分准备,包括制动,抗休克,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医师的技术培训;术中按操作规程施术;术后.必要的监护.②治疗:呼吸支持疗法:保护脑部:输血,抗休克;药物.  相似文献   
48.
殷广文  高恩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121-2121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寿命逐渐延长,我国也逐渐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随着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49.
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肩人路顺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其中新鲜骨折30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2例。术后根据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4~18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肩、肘关节功能按陈子华等标准进行评价:优23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6.9%。术后无继发性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骨不连发生。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干扰轻等优点,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采用逆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肱骨干骨折(Müller分类:A型12例,B型6例,C型3例)均采用逆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其中16例采用闭合复位,5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采用切开复位,桡神经探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采用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肩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2%。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受损伤的桡神经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逆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克服了传统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不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