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0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33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398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50篇
  1篇
中国医学   296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均匀设计法优选贯叶连翘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贯叶连翘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0%乙醇回流2次,60min/次,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含量为9.12%,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92.
苦参提取物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苦参总生物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析苦参总生物碱、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苦参总生物碱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9.00、3.38、8.25、9.00、4.50、13.50、6.75、7.13mg.mL-1,MBC分别为:13.50、14.25、8.25、9.00、14.25、14.25、13.13、14.25mg.mL-1;苦参总黄酮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3.00、2.63、3.56、3.38、1.50、2.44、3.56、2.35mg.mL-1,MBC分别为14.25、12.75、7.13、13.50、13.50、12.75、12.75、13.13mg.mL-1;苦参总生物碱与总黄酮混合物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2.25、2.07、3.28、3.94、1.22、2.44、2.07、1.97mg.mL-1,MBC分别为9.00、13.13、6.75、6.38、13.88、7.50、6.38、7.13mg.mL-1。结论:苦参总生物碱和总黄酮提取物对上述菌株存在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混合物呈现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聚酰胺树脂精制甜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甜茶提取液中富集纯化总黄酮的聚酰胺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根皮苷含量为指标,筛选出聚酰胺树脂的最优工艺参数对其进行富集纯化。结果聚酰胺树脂富集甜茶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采用浓度控制在3.39~5.24mg/mL范围内的上样液,上样液体积控制在4BV以内,室温下以流速2BV/h吸附饱和;解吸时先用4BV水洗,再用6BV的95%乙醇解吸,流速2BV/h,收集洗脱液。结论 95%乙醇洗脱液总固物中总黄酮纯度可达71.55%,精制度高达591.94%,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以总黄酮含量和出膏率为试验指标,优化微波萃取照山白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方法,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法。结果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溶剂用量、溶剂浓度、浸泡时间等参数对照山白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交互作用,优选出的最佳萃取工艺为:微波功率500 W,辐射时间30 min,浸泡时间2.5 h,固液比为1∶16,乙醇浓度为87%。结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结果合理,微波萃取照山白有效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并应用高速逆流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总黄酮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乙醇回流提取得到总黄酮粗提物,再应用高速逆流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2次,溶剂量分别为12倍、10倍,时间分别为2 h、1 h,粗提物总黄酮含量达15.8%;高速逆流色谱两相溶剂系统为氯仿-甲醇-水-醋酸(4∶3∶3∶0.1,V/V),进样量为400 mg,得到45 mg纯度达90.2%的总黄酮有效部位。结论本实验应用乙醇回流提取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黄芩总黄酮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996.
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黄芩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春民  刘刚  费艳  赵卉  杨冬丽  王睿 《中草药》2010,41(1):58-60
目的考察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的影响,优选出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定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方法以黄芩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两种方法,优选出对黄芩总黄酮吸附性能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并对其工艺进行筛选,确定了纯化黄芩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总黄酮有最佳的吸附分离性能,其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黄芩提取液直接上样,最大上样体积为3 BV,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7 BV。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纯化黄芩总黄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CE-DAD) 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采收期和种属的罗布麻叶中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以45 mmol·L-1硼砂缓冲液(pH 9.2)为电泳介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64.5 cm×75 μm, 有效长度56 cm)为分离通道,分离电压为25 kV,检测波长为206 nm,毛细管温度为25 ℃,压力进样为5 000 Pa,5 s。结果 4种黄酮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 ;加样回收率为95.34%~102.6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较好, 可用于罗布麻叶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川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块根生长发育期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动态积累规律,比较不同加工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加工条件的麦冬药材进行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川麦冬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在12月至次年1月的块根形成初期中稍有降低;2月至3月底是麦冬总黄酮和总皂苷的主要积累期;进入4月份后麦冬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趋于稳定,5月初麦冬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下降,此后,麦冬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有所起伏;部分加工方法对麦冬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野菊花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野菊花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indicum,TFC)对佛氏完全佐剂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的继发性肿胀作用及自由基代谢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用佛氏完全佐剂(FCA)建立大鼠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的继发性肿胀,观察TFC对其的治疗作用;采用试剂盒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清和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SOD活性、MDA含量以及NO水平;采用ConA诱导测定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小鼠脾细胞增殖法测定IL-2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FC能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继发性足趾肿胀,能降低血清和腹腔巨噬细胞中MDA和NO含量,升高SOD活性,同时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活性.结论:TFC可以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继发性足趾肿胀,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用正交实验法对柴达木地区野生大叶白麻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 以大叶白麻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L9(34)表进行实验,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 与结论 影响大叶白麻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显著因素为提取时间和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70℃水浴下,用25倍量的40%乙醇提取2次,每次2.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