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21篇
  免费   4274篇
  国内免费   2712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185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3872篇
口腔科学   6624篇
临床医学   16648篇
内科学   6462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750篇
特种医学   45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620篇
综合类   39025篇
预防医学   5570篇
眼科学   236篇
药学   16003篇
  348篇
中国医学   10005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762篇
  2023年   2660篇
  2022年   2180篇
  2021年   3256篇
  2020年   3645篇
  2019年   3860篇
  2018年   1555篇
  2017年   3167篇
  2016年   3593篇
  2015年   4285篇
  2014年   7504篇
  2013年   7669篇
  2012年   9297篇
  2011年   9772篇
  2010年   8837篇
  2009年   8190篇
  2008年   8369篇
  2007年   7221篇
  2006年   6301篇
  2005年   6059篇
  2004年   5228篇
  2003年   4532篇
  2002年   3445篇
  2001年   2640篇
  2000年   2066篇
  1999年   1607篇
  1998年   1290篇
  1997年   1082篇
  1996年   983篇
  1995年   778篇
  1994年   540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时间与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患者获平均(3.2±2.5)年(1~11年)随访。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内固定失败6例,骨折周围再骨折2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年龄是引起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还与骨质情况及内固定技术有关。本组16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坏死率为13.8%。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主要是骨折类型,其次为骨折复位情况。结论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对多。②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③内固定术应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牢靠,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2.
固定矫治器在颌骨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郁  沈姝 《中原医刊》2006,33(23):37-37
传统的颌骨骨折多采用手术复位。我们对8例颌骨骨折患者利用方丝弓矫正技术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对减小操作难度、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病人疼痛有明显的优越性。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咬袷功能,骨折断端能正常位置的愈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下颈椎的屈曲程度与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已施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病例的术前颈椎过屈位X线像,测量C2~C7间的角度,复习手术经过,分析可完成螺钉固定的颈椎曲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在已完成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75例患者中有58例屈颈侧位X线像显示下颈椎呈后凸状态,后凸角平均为17.25°;另17例屈颈侧位片见下颈椎呈前凸状态,但这些病例都是体形瘦长者。结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仅适合于下颈椎可以很好屈曲及体形瘦长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4.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强化椎体和稳定脊柱,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转移性椎体肿瘤等引起的疼痛和椎体不稳。但术中骨水泥的应用对心血管影响较大,容易导致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尤其对老年患者影响更为剧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索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复杂骨折中粉碎骨折块辅助固定的意义。[方法]下肢复杂骨折78例根据AO分型均为C型骨折,通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辅以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摄片骨折及骨折块达解剖或功能复位,随诊6~24个月,优良率为94.88%(74/78例)。[结论]四肢复杂骨折治疗中,粉碎骨折块的螺钉辅助固定能够加强交锁髓内钉的稳定性,减少断钉、断棒现象,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利用单纯后路复位,同时行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既不需要颅骨牵引,也不需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病人20例,手术前后利用CT及MRI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价脱位及脊髓延髓受压程度.根据是否合并寰枕融合分别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技术3例及C2椎弓根~枕骨螺钉技术17例.手术中向前推压C2棘突或通过C2椎弓根及枕骨螺钉间撑开将齿状突向前、下牵拉以恢复齿状突与C1前弓的解剖关系.结果 20例病人随访6-48个月,1例术后1周因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死亡,其余19例均明显改善.手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脊髓延髓均获彻底减压,合并脊髓空洞的5例病人,空洞均明显缩小;各项影像学测量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1例于术后3个月时CT提示复位部分丢失,但螺钉位置良好,脊髓延髓减压良好,脊髓空洞继续缩小,6个月时骨性融合.结论 首先选择后路复位及固定,而不是前路经口腔齿状突切除减压,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简单有效,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 ̄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疗效好。结论术中粗隆部稳定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9.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方法 2001年8月~2004年4月,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24例桡骨近端1/3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48岁.摔伤9例,压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4例,直接暴力撞击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照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的安装方法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4~21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X 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8~12周临床愈合,根据Anderson疗效标准,功能恢复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5.83%.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肘、腕关节功能康复,是一种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0.
杨青  余飞  梅焕猷  张旻 《华西医学》2006,21(4):791-791
目的:探讨经皮输精管穿刺精道造影对诊断无精子症的价值。方法:对30例采用经皮输精管穿刺精道造影的无精子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精道异常的发现率73%,以生殖道感染炎症所致精道阻塞多见。结论:经皮输精管穿刺精道造影是一项渗断无精子症安全、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