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71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耳鼻咽喉   166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277篇
基础医学   1716篇
口腔科学   554篇
临床医学   4176篇
内科学   2659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482篇
特种医学   9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1654篇
综合类   8582篇
预防医学   2885篇
眼科学   403篇
药学   3198篇
  37篇
中国医学   2144篇
肿瘤学   79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265篇
  2011年   1359篇
  2010年   1442篇
  2009年   1433篇
  2008年   4655篇
  2007年   3120篇
  2006年   1961篇
  2005年   2973篇
  2004年   1697篇
  2003年   1234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04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形态与组织学改变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尤其伴有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IM)是胃癌前病变。在胃镜下可见黏膜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为探讨其镜下形态学改变与组织学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间的关系 ,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9月间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镜下所见与病理对比分析。一、材料与方法应用OlympusGIF XQ2 4 0、GIF Q2 4 0、FujinonEG4 5 0HR电子胃镜 ,对 16 7例符合CAG镜下特征表现的病例 ,于胃窦大弯、小弯、胃体大弯各取 2块黏膜组织 ,经病理确诊134例。其中男 78例 ,女 5 6例 ,年龄为 2 9~ 74岁 ,平…  相似文献   
992.
腹腔镜与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诊断肝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检查诊断肝硬化是通过腹腔镜下观察到肝脏表面弥漫分布小结节和肝脏质地变硬 ,以及腹腔镜直视下取肝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来确定[1] 。然而由于肝硬化时肝脏病变是不均匀的 ,因此活检标本的误差常导致组织学检查的假阴性结果。我们分析了腹腔镜检查所见肝脏表面的特征性表现与腹腔镜直视下肝活检组织学检查对肝硬化诊断的准确性。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11月经临床确诊并在我科接受腹腔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 32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31~ 4 8岁。病因主要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2例 (6 8.8% ) …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患者脑小动脉的硬化程度,比较不同部位、不同节段脑小动脉硬化指数的差异。方法对4例CADASIL患者的脑组织标本(疾病组)及对照组脑组织标本4例,进行平行及垂直于大脑表面方向切片,HE染色后,观察额叶中外径<300μm的小动脉病理学变化,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灰质和白质以及不同节段小动脉的硬化指数(SI)。结果疾病组小动脉内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和透明变性。不同切片方法、不同节段和不同部位比较,疾病组脑小动脉S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疾病组灰质及白质SI分别为0.36±0.10、0.44±0.1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外径<100μm和>100μm的小动脉SI分别为0.40±0.17、0.37±0.1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穿动脉主干和分支所得结果相似。结论CADASIL患者存在小动脉狭窄和管壁纤维性增厚,病变主要发生在白质,且以小动脉末端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年龄人群幽门腺、幽门螺杆菌胃内分布特点及其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却)相关性胃高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坳在胃内最常见的定植和致病部位是胃窦,但是随着年龄的推移,胃黏膜组织学特点会发生变化。目前有关坳胃内分布,腺体类型,年龄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我们就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伴IR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均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服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厄贝沙坦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高血压伴IR病人,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996.
Objective To quantify the 100 most frequently cited papers in CPT for predicting research hotspots for benefitting future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was searched for publications related to CPT original research from January 1, 1900 to December 31, 2022. And Cited Reference Search tool was employed for retrieving articles to determine the most cited item. Then a knowledge map was generated for number ofcitations, publication year, publication periodical, author unit, publication country and key words. Results Top 100 selected articles were cited from 11 to 196 times and publication period started from 1928 to 2016. Clinical research was the major type (n =93) and only 7 studies belonged to basic research.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cam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 =37), followed by Republic of Korea (n =9), Germany (n =6) and Italy (n=6). The frequently appearing keyword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of “Neurofibroma”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of pseudarthrosis”. And term “NF1” was the latest hot spot in the most cited article. Conclusion Current researches on CPT focuse upon clinical treatment. Basic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PT is still relatively lacking. In the future,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on CP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CPT. ©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别组弥漫性胶质瘤ADC值的多个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然后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ADC值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ADC值的直方图特征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ADC最大值、标准差及不均匀度分别为2.395(2.359,3.227)×10^(-3)mm^(2)/s、0.410(0.306,0.534)×10^(-3)mm^(2)/s、0.305±0.086,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2.107(1.927,2.546)×10^(-3)mm^(2)/s、0.204(0.171,0.383)×10^(-3)mm^(2)/s、0.203±0.11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1、0.000)。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第10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分别为0.825(0.749,0.991)×10^(-3)mm^(2)/s、(1.068±0.246)×10^(-3)mm^(2)/s,小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1.191(0.863,1.313)×10^(-3)mm^(2)/s、(1.225±0.297)×10^(-3)mm^(2)/s],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9)。ROC曲线示ADC值的不均匀度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5),同时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最高(95.8%),最大值、第10百分位数的特异度最高(均为68.4%)。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ADC值的第10百分位数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r=-0.415,P=0.002),不均匀度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343,P=0.008)。结论:表观弥散系数的直方图特征有助于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对胶质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EOC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平均年龄(50±13)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EOC病人进行分组,分为Ⅰ型组(24例)和Ⅱ型组(21例)。所有病人均于术前行盆腔DKI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DKI各参数伪彩图上分别测量平均扩散峰度(MK)、平行扩散峰度(Ka)、垂直扩散峰度(Kr)、平均扩散系数(MD)、平行扩散系数(Da)、垂直扩散系数(Dr)、各向异性分数(FA)、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k)。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 病理表现上,Ⅰ型中交界性肿瘤占比最高(50.0%),Ⅱ型中浆液性癌占比最高(61.9%);Ⅰ型中高分化癌占50%,Ⅱ型多表现为中低分化癌 (76.2%),Ⅰ型EOC的分化程度高于Ⅱ型;Ⅰ型多数处于Ⅰ期(79.2%),Ⅱ型多处于Ⅲ期(57.1%)(均P<0.05)。MRI影像上, Ⅰ型病灶多表现为囊性(41.7%)或囊实性(33.3%),Ⅱ型多表现为实性(52.3%);Ⅱ型(66.7%)腹水发生率高于Ⅰ型(29.2%)(均P<0.05)。Ⅰ型的MK、Ka和Kr值低于Ⅱ型,MD、Da和Dr值高于Ⅱ型(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K阈值为0.504时,鉴别2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0.817)最大,诊断敏感度(95.2%)、阴性预测值(92.9%)、准确度(78.9%)也最高,Da阈值为2.190时鉴别诊断的AUC(0.770)最小,而特异度(76.2%)、阳性预测值(75.9%)最高。 结论 DKI序列的定量参数MK、Ka、Kr、MD、Da及Dr均有助于鉴别Ⅰ型与Ⅱ型EOC,其中MK值鉴别诊断效能更大。  相似文献   
999.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肝组织学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其肝组织内的表达与肝纤维化检查的肝组织病理活检的相关程度。方法肝组织手术活检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病理学检查。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S-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S-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血清MMPS-1、TGF-β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TIMPS-1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共检测晚血脾切除患者45例。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按Scheuer分级S13例(6.0%)、S25例(11.1%)、S319例(42.2%)、S418例(40.0%)。肝组织免疫组化MMPS-1“ ”27例(60.0%),“ ”10例(22.2%),“ ”1例(2.2%);TIMPS-1“ ”8例(17.8%),“ ”18例(40.0%),“ ”13例(28.9%)。TGF-β1“ ”8例(17%),“ ”22例(48.9%),“ ”10例(22.2%)。血清MMPS-1、TIMPS-1、TGF-β1含量除MMPS-1外,均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和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强度的增强而增高。结论晚血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与肝组织TIMPS-1、TGF-β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强度及血清含量呈正相关;检测血清TIMPS-1、TGF-β1含量及TIMPS-1/MMPS-1比值是肝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价较好的无创伤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P选择素作为炎症标记物越来越引起重视,它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等的黏附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P选择素在冠心病患血清中的变化,探讨P选择素的水平变化作为临床判断和预测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