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林华庆  张蜀  邓红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5):477-478,485
目的确定秋水仙碱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成型外观和成丸的重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工艺条件为:药物∶聚乙二醇6000质量比为1∶10,药料温度60℃,冷却剂的温度10℃,冷却柱长90 cm。结论本文所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制备得到的滴丸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212-215
目的:评价降浊定痛方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分别口服降浊定痛方煎剂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及单药秋水仙碱,所有患者均口服碳酸氢钠片,疗程14天。观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积分、药物总有效率、血生化指标、以及血尿酸(BUA)、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脂水平,并比较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均明显降低;两组药物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血沉、CRP含量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血尿酸、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显著降低,对照组在治疗后则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显著降低。结论:降浊定痛方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对控制痛风患者急性期炎症状,疗效与秋水仙碱相当,但同时具有降血尿酸、降脂、保肝,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g位63岁的男性患者,因痛风发作自行服用秋水仙碱后,当晚出现腹泻。遂自行改服双氣芬酸钠,共服用3天。服药第3天出现恶心、呕吐,第4天出现尿量减少,第5天出现胸闷不适,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谷氨酰转肽酶均升高,血钾偏低,被诊断为急性肾损伤。第8天被收入肾内科,入院后医生嘱患者多饮水,并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的致命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由于对疾病本质认识不一致,治疗上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16.
1出现持续性腹泻应停药。2不能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服用,因为开始治疗阶段,随着组织中尿酸溶出,有可能加重病症。3为了避免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建议在给药初期合用秋水仙碱或抗炎药。4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治疗初期饮水量不得少于1.5~2L),以免在排泄的尿中由于尿酸过多导致尿酸结晶。定期测量尿液的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秋水仙碱中毒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11期间收治的5例急性重症秋水仙碱中毒的临床资料,均为大剂量服毒自杀,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21~56岁,平均(38.8±14.1)岁。结果: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虽然秋水仙碱中毒虽无特殊解毒药,治疗上仍以对症处理及重要脏器功能保护为主。但是,通过分析中毒后患者的症状、治疗及并发症,我们认为,如果能尽早积极清除毒物,尤其是配合及时血液滤过及血浆置换的综合治疗,还是能有较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8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34)。治疗组以红花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以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并比较、统计及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为(421.24±30.15)μmol/L,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为(529.12±37.63)μmol/L,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服用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鳖甲育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阴虚证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同时灌胃乙醇的方法来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连续42 d。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从造模开始,实验组灌胃给予鳖甲育肝颗粒1.85,3.70,7.40 g·kg^(-1),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0.1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1次/天,连续给药6周。以大鼠舌面湿度等指标评价大鼠阴虚证表征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CT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CTGF(2-ΔΔCt值)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舌面湿度分别为(1.01±0.22),(0.69±0.12),(0.80±0.17),(0.88±0.17),(0.94±0.18)和(0.96±0.19)mg;这6组的肝纤维评分分别为(1.19±0.53),(4.81±1.25),(2.44±0.62),(2.88±0.92),(2.56±0.68)和(2.25±0.65)分;这6组的CT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12,1.40±0.17,0.91±0.10,1.17±0.14,0.92±0.13和0.83±0.07。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因结果的趋势与蛋白一致。结论鳖甲育肝颗粒可明显缓解肝纤维化大鼠阴虚证表征,而抑制CTGF高表达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秋水仙碱与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4例老年功能性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组41例,联用秋水仙碱与乳果糖组(联用组)43例。乳果糖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20 ml,3次/d;联用组3次/d同时口服秋水仙碱1 mg、乳果糖口服液20 ml。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首次排便时间(h),用药后第1、2周平均排便次数和大便形态及其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首次排便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排便次数和大便形态治疗后第1周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水仙碱和乳果糖均可用于老年功能性便秘,2种药物联用能更好地改善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因用药时间短,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便秘是一个慢性过程,但不宜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