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6篇
  免费   1763篇
  国内免费   2288篇
耳鼻咽喉   272篇
儿科学   640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3356篇
口腔科学   1317篇
临床医学   4483篇
内科学   2098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2357篇
特种医学   12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818篇
综合类   8694篇
预防医学   1273篇
眼科学   266篇
药学   2846篇
  29篇
中国医学   2768篇
肿瘤学   276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658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725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256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645篇
  2011年   1941篇
  2010年   1750篇
  2009年   1663篇
  2008年   2037篇
  2007年   1713篇
  2006年   1721篇
  2005年   1864篇
  2004年   1741篇
  2003年   1484篇
  2002年   1240篇
  2001年   1063篇
  2000年   848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12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LKB1表达下调对于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影响。方法选用17d的胚胎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分别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CAG-RE质粒和LKB1RNAi质粒,培养10~12d后进行电生理记录,选用全细胞膜片钳方式及自由记录模式,细胞外液加TTX阻断动作电位,加Bicucullin抑制GABA电流,记录神经元的mEPSC,比较2组神经元的mEPSC频率和幅度的差别。结果转染CAG-RE的神经元mEPSC幅度平均为25.6pA,频率平均为(5.21±0.25)Hz,是基线的99.8%;转染LKB1RNAi的神经元mEPSC幅度平均为35.1pA,频率平均为(5.79±0.27)Hz,是基线的127.1%;比较2组间频率、幅度变化,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KB1基因表达下调增强了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效率。  相似文献   
2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坏死,残存神经元中Lewy小体形成。5-1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虽然,大部分帕金森病病例为散发型,但阐明家族性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对于整个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已经明确的帕金森病相关蛋白的作用机理作一综述。一、α-synucleinSCNA(PAPK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有关的基因,其编码蛋白α-synuclein。α-synuelein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高度耐热,为小分子酸性蛋白质,含有140个氨基酸。α-synuclein的序列可以分为三个结构域高度保守的氨基端包含11个氨基酸不完全的6拷贝重复,中间部分是被称为非口-淀粉样蛋白(NAC)的疏水结构域,羧基端没有固定的结构原件。α-synuclein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突触前膜)丰富表达,定位于核周。它是一种可溶的,天然伸展的蛋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胚胎基底前脑及隔区核团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进行染色,ChAT阳性细胞的数量反映了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并用14C-乙酰CoA作底物来检测ChAT活性。结果显示,IFNγ处理过的实验组,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hAT活性也增加,这种增加被大鼠抗小鼠IFNγ单克隆抗体(Ab-IFNγ)完全拮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用MAP2标记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数基本未增加。以上结果提示:IFNγ不能促进基底前脑和隔区神经元增殖,胆碱能神经元表达增加不是因为神经元数目增加而是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为流腮)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并发脑膜脑炎、胰腺炎比较多见,并发前庭神经元炎比较少见。现将该院收治的流腮并发前庭神经元炎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众所周知,手术是目前治疗外伤、肿瘤、感染、畸形等众多疾病的重要方法,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而止血、缝合是手术的基本技术。止血的目的就是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并防止形成血肿。血肿容易继发感染并妨碍纤维母细胞移动和毛细血管再生,影响伤口的愈合。缝合是使伤口的间隙消失,有助术后伤口的愈合。止血、缝合均离不开缝线。  相似文献   
26.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关系。②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再障患者和相应健康体检者血浆中VEGF水平。③结果观察组再障患者血浆VEGF含量平均为(38.56±2.83)ng/L,对照组血浆VEGF平均含量为(43.45±8.58)n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这种差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因素无关。④结论再障患者血浆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这种改变可能与再障的发生或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7.
28.
赵寅涛 《医学综述》1998,4(11):600-602
<正>当周围神经(Peripheral Nerve,PN)损伤和再连接时,轴突可以成功地长入远侧残端,最终使神经功能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恢复,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轴突损伤后的再生往往失败。  相似文献   
29.
目的:明确胚胎NA能神经元移植对点燃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移植物的性质分为NA移植组、移植对照组和还对照组。首先定期电刺激杏仁核制备电点燃癫痫模型,再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各组动物的海马移植相应的移植物,移植后观察癫痫的电生理和行为学指标(杏仁核后放电阈值、持续时间、癫痫行为级别、癫痫持续时间)变化情况,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移植物存活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移植前后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胚胎NA能神经元移植对点燃癫痫的发作严重程度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Stroke is a debilitat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millions each year.While in many cases cerebral ischemic in jury can be limited by effectivw resuscitation or thrombolytic treatment,the injured neurons wither in a process known as 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Moun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DND is not simply necrosis played out in slow motion but apoptosis is triggered.Of particular interest are two groups of signal proteins that participate in apoptosis-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 and p53-among a myriad of signaling events after an ischemic insult.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CDKs,a family of enzymes initially known for their role in cell cycle regulation,are activated in injured neurons in DND.As for p53,new reports suggest that its up-regulation may represent a failed attempt to rescue in jured neurons,although its up-regulation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an indication of apoptosis.These observations thus rekindle an old quest to identify new neuroprotective targets to minimize the stroke damage.In this review,the author will examine the evidence that indicates the participation of CDKs and p53 in DND and then introduce pre-clinical data to explore CDK inhibition a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target.Finally,using CDK inhibitio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ertinent criteria for a viable neuroprotective strategy for ischemic in 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