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12篇
  免费   5125篇
  国内免费   1389篇
耳鼻咽喉   256篇
儿科学   367篇
妇产科学   182篇
基础医学   1375篇
口腔科学   271篇
临床医学   13133篇
内科学   2665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3172篇
特种医学   179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15篇
综合类   13645篇
预防医学   2165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3228篇
  77篇
中国医学   777篇
肿瘤学   1174篇
  2024年   761篇
  2023年   2080篇
  2022年   2110篇
  2021年   2366篇
  2020年   2399篇
  2019年   2222篇
  2018年   1206篇
  2017年   1984篇
  2016年   2365篇
  2015年   2239篇
  2014年   3213篇
  2013年   3265篇
  2012年   4059篇
  2011年   4336篇
  2010年   3886篇
  2009年   3736篇
  2008年   3528篇
  2007年   3044篇
  2006年   2738篇
  2005年   2364篇
  2004年   1883篇
  2003年   1602篇
  2002年   1323篇
  2001年   1153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CCRC)的影像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CCRC的资料,其中10例经CT检查,包括平扫、皮质期和髓质期动态增强扫描(1例无皮质期扫描)。2例经MR检查,包括平扫T1WI、T2WI及皮质期和髓质期动态增强T1WI。结果病灶位于左肾4例,右肾8例,最大径24.0~125.0mm,平均56.7mm。10例CT检查中,6例在平扫上密度均匀一致,5例增强后扫描强化均匀一致,与病理上该肿瘤较少发生坏死、囊变、出血对应。皮质期,9个病灶的强化程度均高于髓质,低于皮质,强化程度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髓质期,10个病灶密度均明显低于髓质。2个体积较大的病灶内见中央星状瘢痕。4个病灶周围见假包膜。MR检查的2例相对于髓质,病灶在平扫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相似。结论CCRC在CT及MRI上的均质性特点、独特的强化方式及T1WI上呈相对于髓质的明显低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2.
口腔诊断学     
埋伏阻生牙不同平片诊断方案的探讨,26例颌面部神经鞘瘤误诊原因分析,头影测量分析与图像数据库系统功能分析与应用,颞下颌关节上腔囊内粘连的磁共振造影诊断,眼眶骨折138例CT影像分析,重视和正确应用临床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in breast tumors.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with breast tumor. The time to signal intensity curves we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The curve's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and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ecrease tim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es after surgery. Results: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showed higher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44.69% ± 17.07 vs. 17.22% ±7.49, P 〈 0.001) than benign les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aximal signal decrease time between those two lesions (23.94 s ± 4.92 vs. 20.02 s ± 6.83, P 〉 0.05). Conclusion: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has enou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breast tumor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脑进行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探讨年龄因素对正常人脑白质及灰质核团ADCav值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脑损伤提供不同年龄段ADCav正常值范围。方法:研究样本60例,分为<60岁和≥60岁两个年龄组,进行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并分别测量额叶和枕叶白质ADC值作为皮质下白质的代表,测量丘脑ADC值作为灰质团块的代表。结果:年龄<60岁组脑白质的ADCav值为(0.70±0.07)×10-3mm2/s,丘脑的ADCav值为(0.83±0.08)×10-3mm2/s;年龄≥60岁组脑白质的ADCav值为(0.73±0.10)×10-3mm2/s,丘脑的ADCav值为(0.84±0.06)×10-3mm2/s。两年龄组脑白质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间无统计学意义,白质和丘脑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①伴随年龄的增长,正常脑白质ADC值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ADC值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②定量的ADC值分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检测病变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③临床研究中在对照样本的选取上应注意年龄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所得数据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X线、CT、MRI等检查手段在外伤性高位截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l例外伤性高位截瘫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脊椎损伤采用Denis系统分型;脊髓损伤采用ASIA损伤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以MRI颈髓损伤及临床表现为参照探讨影像检查方法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颈椎损伤:过屈型7列、过伸型12例、轴向负荷型22例;脊髓的压迫程度:Ⅰ型5例、Ⅱ型27例、Ⅲ型9例;椎体骨折34处,附件骨折23处,脱位11处。结论:X线、CT、MRI等检查手段在高位截瘫诊断中相互补充,是颈部分外伤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应当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6.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异位的子宫内膜侵入肌层而产生的,发病率为25%~40%,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理化指标均没有特异性,临床上与子宫肌瘤很难鉴别,且有21%~40%的病例与子宫肌瘤并发,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7.
脑及脑膜转移瘤的MR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MR的广泛应用,特别是MR增强扫描,极大地提高了脑及脑膜转移瘤的显示能力,但是明确诊断仍是影像诊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搜集临床及MR资料完整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脑转移瘤的MR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评价屈颈MRI对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男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21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远端肌萎缩。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21岁男性8例。2组均行常规及屈颈颈椎MR平扫,矢状、轴面SE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结果常规颈椎扫描:5例患者下段颈髓变细;屈颈位MR扫描:下颈段颈6以下脊髓前屈、变扁平,矢状径4~6mm,硬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后间隙明显增宽,可见多发条状、迂曲流空信号影及软组织信号。对照组:常规扫描,下颈段脊髓(颈6~胸2)可见颈膨大,屈颈位脊髓略变细(6~7mm),硬膜囊后壁无前移,硬膜后间隙未见扩张血管影。结论屈颈MRI有助于显示下颈段脊髓及硬膜囊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可准确诊断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  相似文献   
119.
120.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是继时飞法和相位法2D磁共振血管成像后新近开发的MRA技术,中高场磁共振CEMRA技术应用较成熟,而在低场磁共振的应用报道较少。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对28例颈、体部血管行CEMRA检查,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成像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7~68岁,平均47岁。检查血管包括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1·2仪器及扫描参数采用0·35T永磁MRI扫描机(GE公司生产的Signa Ovation)。扫描序列为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