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68篇
  免费   1879篇
  国内免费   1826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958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2177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6801篇
内科学   5168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3173篇
特种医学   14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015篇
综合类   15454篇
预防医学   3492篇
眼科学   466篇
药学   6968篇
  51篇
中国医学   4793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884篇
  2020年   866篇
  2019年   926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866篇
  2016年   1001篇
  2015年   1288篇
  2014年   2420篇
  2013年   2506篇
  2012年   3375篇
  2011年   3824篇
  2010年   3571篇
  2009年   3572篇
  2008年   4557篇
  2007年   4232篇
  2006年   3823篇
  2005年   4169篇
  2004年   2674篇
  2003年   1908篇
  2002年   1461篇
  2001年   1134篇
  2000年   938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619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缺血心肌中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检测心肌梗塞后24h,2W,2W,3W,4W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1)心肌梗塞1周后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内皮细胞数均明显增加,2周后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4周后下降到1周时水平,(2)心肌梗塞24h后,VEGFmRNA表达开始增加,1周后达高峰,2周后开始逐渐下降,4周后几乎无表达;VEGF蛋白质的表达从1周后增加,2周后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4周降低到1周时水平。结论:心肌梗塞后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与VEGF表达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82.
黄建萍 《河北医学》2002,8(5):479-480
我院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9月应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如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和病房哮喘发作患儿 5 4例 ,符合 1998年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男性 32例 ,女性2 2例。年龄 3~ 13岁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34例 ,重度 8例。发作诱因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 75 % ,其次为运动及接触变应原。所有患儿入院或就诊时均有咳嗽、气喘、双肺闻及哮鸣音。1.2 方法 :将 5 4例患儿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 2 8人 ,对照组 2 6人。用药前用峰流速仪 (PEF)测定最大呼气峰流速。治疗组采…  相似文献   
83.
窒息鼠脑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窒息对鼠脑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通过“延迟剖宫产术”致胎鼠宫内窘迫,实验分空白对照组,窒息15min组,窒息30min组,窒息15min复氧30min组,窒息30min复氧30min五个实验组,每组各取8例测试脑组织TAP的活性及含水量,结果:窒息后鼠脑TPA活性与含水量均升高(P<0.01),结论:窒息可致TAP活性增高,同时发生脑水肿,高活性的TPA可能是脑缺氧缺血致不可逆神经元损伤的一个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84.
例1患者女性 ,33岁 ,3个月前开始无特殊诱因出现畏寒、高热 ,无咳嗽、胸闷、气促等。隔1~3天出现畏寒、高热 (T39℃~40℃ )。多次在门诊予丁胺卡那、氧氟沙星等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月前住本院作血培养2次 ,均见A群链球菌生长。给菌必妥、来立信抗炎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体温正常2周作血培养阴性后出院。但出院次日起又出现间歇性畏寒、高热而再次入院 ,体检 :T39℃ ,P84次/min,R20次/min ,BP14/10kPa(105/75mmHg)。颈静脉无怒张 ,心界不大 ,胸骨左缘第Ⅱ~Ⅲ肋间Ⅲ级连续…  相似文献   
85.
凝血酶、抗凝药物和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6.
本文分析了214例高热惊厥,结果为:检出率4.35%;男女之比为1.61:1;好发年龄为6个月~6岁(93.5%);首发年龄为6个月~4岁(89.9%);惊厥发作时体温多在39℃以上(74.6%);惊厥发作多在发热后12h内(72.4%);每次热病中惊厥发作1~3次(99.5%);惊厥持续时间多在15min内(91.0%);致惊厥发作的热性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214例中63例复发,其中2例转癫痫,61例尚未发现智力低下或其他异常。从2例转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看,提示惊厥发作愈重,持续时间愈长,转癫痫的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8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①精神意识障碍: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③锥体系神经损害;④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文献报道约有10%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经抢救恢复后会患迟发性脑病。病理基础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脑循环障碍,可促使血栓形成,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甚至继发脑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病变所致。现就迟发性脑病的防治作一概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8.
加味二陈汤治疗发作期喘息性支气管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尤其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对病人危害更大,使病情进展加速,病人经济负担加重。笔者偶得一方,在临床中治疗发作期喘息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颇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王敏 《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960-960,96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方法 对确诊的48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监到,观察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时间及其与活动状态的关系。结果 486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335例,共698次,累计时间为3526分钟。其中619次与活动有关。6:00—12:00为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期,在此期间共发作389次,累计时间为2100分钟。具有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为13.02%,高于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4.72%。两组死亡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该规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心脏猝死及预防心肌缺血的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抑肽酶预处理防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东  陶国才  李昆 《重庆医学》2002,31(8):709-710
目的 探讨抑肽酶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抑肽酶预处理和生理盐水预处理两组,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及抑肽酶预处理的影响。结果 拟肽酶预处理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较生理盐水预处理组轻。结论 抑肽酶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