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2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775篇
耳鼻咽喉   694篇
儿科学   819篇
妇产科学   287篇
基础医学   1011篇
口腔科学   239篇
临床医学   4808篇
内科学   2168篇
皮肤病学   377篇
神经病学   1009篇
特种医学   1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700篇
综合类   8412篇
预防医学   1560篇
眼科学   1587篇
药学   3727篇
  33篇
中国医学   4063篇
肿瘤学   1887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28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816篇
  2019年   817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891篇
  2014年   1497篇
  2013年   1410篇
  2012年   1884篇
  2011年   2027篇
  2010年   1876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434篇
  2007年   2176篇
  2006年   1905篇
  2005年   2069篇
  2004年   1466篇
  2003年   1325篇
  2002年   1122篇
  2001年   938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524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102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淋巴转移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动脉介入化疗。观察两组VEGF表达和淋巴转移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化疗前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7 d,14 d,21 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抑制VEGF表达,阻碍胃癌淋巴转移,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例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60岁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肢体抖动、无力,休息后缓解。例1头颅MRA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抖动肢体对侧血管大脑中动脉M2段轻度狭窄,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中度狭窄,前交通动脉中度狭窄;例2头颈CTA显示抖动肢体对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约70%~80%,大脑中动脉M1段起始部闭塞。例1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到3次肢体抖动发作,未发现异常癫痫波。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均给予扩容治疗以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发作次数均减少,1个月后其中1例进展为脑卒中。结论 LS-TIA是TIA的一种罕见的发作形式,应注意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区别,尽早诊断及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可以减少发作或减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3.
34.
周围性面神经炎主要由于面神经管或茎乳突孔内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致病,多数学认为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血供障碍所导致。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选用减轻炎症和水肿、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以及针灸和理疗等方法,但疗效均不太满意。近年来我院采用的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7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的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6年2月,美国卒中协会主办的国际卒中大会和当月出版的Stroke颁布了新的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1,2]。新指南撰写委员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acco教授强调,与以前的指南[3,4]相比,新指南有了新的改进,它是一个以充分和完整证  相似文献   
36.
阿托品局部治疗宫颈水肿。在分娩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观察用阿托品治疗宫颈痉挛,同样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部分边缘性难产转为顺产。  相似文献   
37.
不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支气管哮喘,都会出现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导致呼气性的呼气困难,伴有哮呜音,痰液积滞、黏膜充血、水肿、咳嗽胸闷、空气出入受阻等临床症状。因此,解除痉挛,消除水肿,是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两大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3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卒中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TIA发生卒中在第1年内较一般人群高13~16倍,5年内也达7倍之多。TIA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微栓了学说,而微栓予主要来源于动脉硬化(AS)的斑块。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他汀类约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有重要的独立于调脂的多重作用,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  相似文献   
39.
目的让护士增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知识,能敏锐观察到患儿的病情变化环节,及时救治,安全护理,预防差错,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健康。方法描述患儿的病临床症状、体征,介绍一般护理与特殊治疗过程的护理,用一些关键性化验指标提示、提醒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预防措施,强调个人卫生及心理护理和亲属的陪护,注意营养及无菌概念,预防院内感染。结果患儿在住院期间身心快乐,得到优质护理,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有效地配合医生治疗,促使疾病好转。结论护士通过有计划,系统地配合医生治疗,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了医疗护理的安全,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尿激酶(天普洛欣)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124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冲击治疗的尿激酶组(68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6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小时、3天和15天内TIA发作的控制率分别为67.6%、89.7%和97.1%,均高于对照组的14.3%、76.8%和85.7%(P<0.01)。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冲击治疗能迅速控制频发TIA发作,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