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相位角与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8例肺结核患者行完善营养风险筛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和人体成分分析检查.其中,154例相位角正常(正常相位角组),54例低相位角(低相位角组).分析相位角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死亡情况.结果 低相位角组患者年龄、耐药肺结核发生率、合并脑梗死、冠心病、肺癌以及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相位角组(P<0.05).低相位角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相位角组(P<0.05).两组骨骼肌、浮肿指数(ECW/TBW)、上臂肌围(AMC)、去脂体重指数(FFMI)和四肢骨骼肌含量(A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位角与前白蛋白、骨骼肌、无机盐和ASM呈正相关(P<0.05),而与ECW/TBW和NRS2002评分呈负相关(P<0.05).在随访期间,低相位角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相位角组(35.00%vs.7.14%)(P<0.05).结论 相位角有助于评估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测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相位角与肌肉量减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营养科就诊的259例老年患者人体成分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数据,比较糖尿病(106例)和非糖尿病(153例)患者人体成分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相位角与肌肉量减少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相位角(5.17±0.65)度,低于非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相位角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223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测量相位角, 将患者分为正常相位角组(n=129)和低相位角组(n=94)。比较两组MHD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感染、心脑血管疾病(CVD)和死亡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MHD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低相位角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均低于正常相位角组, 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相位角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相位角组患者感染、CVD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相位角组, 不良预后事件终点的生存时间均短于正常相位角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低相位角较普遍。低相位角患者营养状况较差, 感染、CVD及死亡发生率较高,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血液透析患者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KD)血液透析患者人体成分的差异,对不同血液透析患者身体水分容量状况及相位角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血液透析患者85例,按其基础肾脏病分为DKD血液透析患者组(31例),non-DKD血液透析患者组(54例)。使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两组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相位角等人体成分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DKD血液透析患者与non-DKD血液透析患者相比,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超滤量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DKD组平均血压及透析间期体质量、干体质量显著高于non-DKD组,但各节段相位角均低于non-DKD组(P0.05)。此外,DKD组细胞外水分含量以及全身和各节段细胞外水分均高于non-DKD组(P0.05)。结论相比较于non-DKD血液透析患者,DKD血液透析患者身体水分分布异常情况及高血压状况更为严重,同时DKD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7.
38.
家兔全血细胞电阻抗频率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 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结果:①家兔血液细胞阻抗幅模量和相位角具有频率依从性;②家兔血液细胞阻抗谱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C1=2.58 MHz,第二特征频率fC2=5.21 MHz.结论:通过阻抗谱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早期研究表明相位角(phase angle,PhA)与肿瘤患者预后有关,本研究分析PhA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初诊SCLC患者148例,记录患者初诊时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分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Inbody(Biospace Co?)测量患者初诊时PhA。按照性别分层后,根据PhA第2三分位界值将其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男性患者PhA为(5.56±0.71)°,女性患者PhA为(4.6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A是小细胞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646,95% CI:0.486~0.860,P=0.003)。低PhA组患者中位PFS为7.77个月,高PhA组患者中位PFS为10.5个月,生存分析显示2组患者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男性和女性SCLC患者PhA存在差异,基线PhA水平可以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需要大样本研究探索不同性别和疾病状态下东亚人种应用PhA评价细胞健康和功能的有效界值,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